近期,伊利定增议案一事引起了一片沸沸扬扬,大家普遍认为定增式再融资有损中小股东利益,同时竞价定增的方式也可能会对股价形成压制,应该被当作利空进行解读。因此,在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
股价亦先跌为敬,当日大跌4.78%,宣泄了人们强烈的不满。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下跌完全归过于这一公告,实际上进入年以来,伊利的股价一直都不太好,1月5日见过51.85的高点之后,调整断断续续已持续了接近半年时间,最大累计跌幅接近30%。
伊利到底怎么了呢。我个人觉得下跌的主因还是在于大势,去年的一波迅猛上涨让许多核心资产都进入了一个虚高阶段,伊利虽然不算最当红的辣子鸡,但在年1月份估值也一度高达42倍PE,短期大涨之后,调整自然也在所难免。
当前伊利27倍PE的估值,对比自身的历史增速,基本处于合理区间,严格说还谈不上市场对其特别看衰。至于定增一事,中短期看肯定不算一个太好的事情,但关键还在于再融资所获取资金的具体用途,如果是用来巩固龙头地位,扩大盈利规模,那么从长期视角而言就不值得过度批评。
从上表可以看到,伊利本次拟使用募集资金项目主要还是围绕主业在展开,特别是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全球领先5G+工业互联网婴儿配方奶粉智能制造示范项目都属于巩固或扩大竞争优势的举措。
年,伊利液态类乳品的零售额市占份额为33.3%,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约为6%,显然公司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试图进一步深度挖掘市场潜力。
然而,表中有一点却显得比较突兀,就是投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项目,矿泉水与乳制品主业关联度很低,这一举措明显有多元化跨界之嫌。跨界多元化向来是经营企业比较忌讳的事情,伊利做矿泉水的话,有现成的渠道可以借用,算是有一点起步上的便利,但也仅此而已。
当前做矿泉水的同样是大佬云集,并不是什么新兴蓝海领域,重新塑造一个品牌沉淀不够,不会有太大市场竞争力,如果直接套用伊利的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未必能拼得过聚焦矿泉水的农夫、怡宝,相反还会削弱伊利之于乳制品的品牌影响力。
在我看来,跨界做矿泉水肯定是个减分项,但好在投入金额不大,项目总投资7.44亿,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2.7亿,分别只占项目投资总额、拟使用募集资金额的4.11%、2.08%,算是拿个零头试试水吧,未来很可能是若做得好,就继续加大投入,做得不好也就这样了。不过管理层突然想做矿泉水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乳制品行业也真切面临着增速趋缓的问题。
以乳制品全面洗牌的三鹿奶粉事件为界,年行业开始复苏,迎来了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期;截至年底,伊利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从.24亿、6.48亿提升至.86亿、70.78亿,分别实现了13.39%、24.28%的年化增长率。然而,近五年这一年化水平分别下降至9.93%和8.85%,特别是净利润与早期相比,增速下降幅度非常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从收入分类来看,液体乳(包括高低温牛奶、酸奶等系列)是绝对主力,但是毛利率却相对较低;奶粉及奶制品(包括奶粉、奶片等固态产品)增长较快,毛利也高于整体综合毛利,所以也难怪公司将婴儿配方奶粉智能制造作为定增的重点投入项目之一;
冷饮产品(包括雪糕、乳酸菌饮料等)增速一般,但毛利较高并呈现持续走高态势,似乎非常有利于遏制净利润的下滑,我想这大概是公司布局矿泉水,进一步完善饮料矩阵的原因之一,毕竟看到农夫山泉高达55%的毛利还是非常诱人的,尝试去试试水也就可以理解了。
乳制品从某种程度上讲也算是一种刚需性消费品,伊利作为行业龙头,品牌及渠道影响力首屈一指,其液态类乳品高达33.3%的市场占有率,事实上处于一种典型的寡头位置,基本上没有被颠覆的可能(国内没有玩家能超越它的,至于国外玩家,十四亿国人不可能在日常饮品方面主要依靠进口货)。
当前,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远低于欧美国家,与人种、饮食结构相似的日本相比,也只有对方的60%。理论上讲随着健康意识升级,这一市场远未达到饱和阶段,只是进入了下半场;
但同家电、汽车等行业类似,下半场不可能像上半场那样满场飞奔,只会以一种缓慢渐进的形式逐步提高渗透率。那么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对伊利的未来始终保持乐观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它可能会出现类似家电、汽车的估值中枢下移,毕竟高速成长阶段已过,投资者切忌因为看好而支付过高的溢价。(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