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伊利股份、澳优、健合、光明乳业、三元股份、贝因美、新乳业、西部牧业等17家相关乳企陆续发布了年三季度报。
从营收来看,17家乳企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亿,其中有13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伊利、光明、健合分列营收TOP3,伊利营收高达.1亿,领跑一众乳企。
从净利来看,16家乳企共实现净利79.1亿(健合未公布第三季度净利润),其中有8家实现净利同比增长,伊利、澳优、光明分列净利top3,贝因美净利由负转正。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各行各业都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其中对于乳制品行业而言,面对着原奶供应相对短缺、行业竞争加剧、各乳企销售费用投入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疫情对乳企的考验是综合性的,接下来,笔者就带着大家来看一看各乳企的奶粉营收状况如何?整体营收、盈利状况如何?
在疫情对乳企综合性的考验中,企业业务的韧性是很重要的一点,而此环境下,笔者发现奶粉业务韧性十足。上述17家乳企中,有7家乳企旗下有注册通过的婴配粉工厂,笔者统计了前三季度披露了相关奶粉营收的5家乳企的奶粉营收变化,分别是伊利、澳优、健合、贝因美、三元,如下图。
面对近两年乳制品行业上下游集中度都在向优势乳企靠拢的局面,从上图我们可以明显发现,相比去年,今年上述5家乳企前三季度奶粉营收两极分化加大,其中伊利和澳优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0%以上。
今年伊利前三季度实现奶粉营收93.7亿,排名第一,同比增长40.3%,就目前增速来看,今年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板块营收将创新高,而这或与今年金领冠系列焕新升级,伊利加大品牌营销宣传有关。
澳优今年前三季度奶粉实现营收56.5亿,同比增长22.7%,目前澳优集中在中高端细分市场发力,其中超高端牛奶业务单元海普诺凯生物,同比增长67.1%;羊奶粉佳贝艾特增速放缓,但还是保持着双位数增长。
今年健合前三季度实现婴配粉营收35.3亿,同比增长2.2%,其第三季度婴配粉销售增长迅速,在中国市场同比上升12.6%。在全球经济疲软的情况下,健合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加大线上活动营销的同时扩展线下渠道。
贝因美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2.1亿,同比增长9.3%,近两年贝因美进行多方业务延伸,除了做奶粉、米粉、辅食、营养品、尿不湿外,还尝试做平台、口罩等,探索转型升级之路。今年三元前三季度奶粉实现营收5.4亿,同比增长-46%,但相较半年报下滑幅度收窄,期望市场进一步回温,以提高其内生动力。
总的来看,今年各乳企加大了对婴配粉市场的布局,积极调整品牌、渠道战略,通过多种举措提高品牌力、加速渠道下沉,以此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进一步提高奶粉销量。
17家乳企共实现营收亿
梯队分层明显,集中度高
从前三季度营收来看,上述17家乳企中,百亿梯队的乳企有2家,分别为伊利和光明,其中伊利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亿,根据二、三季度增速,伊利全年业绩将有很大可能突破千亿规模,并且在继今年挺进“全球乳业五强”后,伊利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乳制品品牌和第二有价值的食品品牌;光明前三季度实现营收亿,在今年上半年光明推出一款低温鲜奶新品超巴士奶,在低温鲜奶板块持续发力,继续巩固其低温龙头优势。
50亿梯队的乳企有3家,分别为健合、澳优和三元,其中健合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7.7亿,因代购业务受疫情影响,健合在澳新市场收入下滑明显,但因其中国市场收入增长,从而拉动了整体业绩的增长。澳优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7.6亿,随着其“黄金十年”发展战略计划逐渐落地,澳优多元化产品矩阵布局成效释放;三元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4.2亿,作为老牌乳企,三元今年加强品牌宣传及新品开发,并强化线上营销。
10亿梯队有6家,分别是新乳业、贝因美、妙可蓝多、皇氏集团、天润乳业、燕塘乳业,其中新乳业前三季度营收为46.6亿,继去年入股现代牧业后,今年新乳业收购夏进、澳牛,持续推进全国扩张之路;贝因美前三季度营收为22.1亿,今年贝因美除继续聚焦核心大单品战略外,还聚焦浙江、安徽、山东等五大核心市场的复苏,并积极布局新媒体板块,助力品牌传播。10亿以下的有6家,分别是均瑶健康、麦趣尔、西部牧业、庄园牧场、科迪乳业、熊猫乳品。
总的来看,17家乳企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亿,其中百亿梯队的乳企共实现营收.1亿,50亿梯队的乳企共实现营收.5亿,分层明显,集中度较高。
营收Top7的乳企中
6家经营婴配粉,4家主营液态奶
从主要营收业务来看,其中以液态奶和奶粉等乳制品为主要营收项目的乳企有3家,分别是伊利、光明、三元;以奶粉为主要营收项目的乳企有2家,分别是澳优、贝因美;健合以奶粉和营养品为主要营收项目;新乳业以液态奶为主要营收项目;以低温乳制品、发酵乳、奶酪、乳酸菌乳饮料等乳制品为主要营收项目的乳企有10家,分别是妙可蓝多、皇氏集团、天润乳业、燕塘乳业、均瑶健康、麦趣尔、西部牧业、庄园牧场、科迪乳业、熊猫乳品。
从目前来看,中国市场对乳制品的消费还是以液态奶和奶粉为主,尤其是液态奶。从榜单来看,营收排名top7的乳企中,有4家液态奶都是其主要营收,有6家经营了奶粉,并且随着婴配粉对营收和净利贡献的加大,可以发现,伊利、澳优、健合等乳企坚定了深耕婴配粉市场的决心。
76.5%的乳企营收同比增长
多数乳企展现较强能力应对突发事件
从营收整体来看,17家乳企中,有13家营收同比增长,占比76.5%;4家乳企营收同比减少,占比23.5%。可以说,绝大多数乳企在今年疫情前展现了较强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保持了营收的稳定,甚至稳中有进。
营收同比增长在20%以上的有3家,分别是澳优、妙可蓝多和麦趣尔,其中澳优一季报、中报、三季报总营收均同比增长20%以上,业绩增长稳健,呈快速发展态势;妙可蓝多是以高附加值奶酪作为核心的特色乳制品企业,其奶酪占其营收70%以上,蒙牛作为其第二大股东,占其5%的股份;而麦趣尔在甩掉子公司新美心前两年坏账、乱账计提等造成的商誉减值包袱后,再加上今年乳制品和中央工厂效益提升,业绩有触底反弹现状。
营收同比增长在10%-20%的有2家分别是新乳业和西部牧业,其中液态奶占其营收90%以上的新乳业,近三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而对于西部牧业,在经历18年、19年连续两年的下跌趋势后,今年营收状况明显改善。
营收同比增长10%以内的有8家,分别是伊利、健合、光明、贝因美、皇氏集团、天润乳业、燕塘乳业、熊猫乳品。其中伊利、光明在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营收同比减少后,二、三季度迅速调整,中报和三季报均同比上涨。
而营收同比减少的4家分别是均瑶健康、科迪乳业、三元、庄园牧场。其中过半营收都在北京区域的三元,因动销长期受阻,业绩受疫情冲击显著,今年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营收均同比下滑,但可以发现其下滑幅度逐渐收窄。
8家乳企实现营收、净利的双增长
从归母净利润整体来看,16家乳企中,有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0%,其中贝因美因净利从去年同期的负1.06亿转正,虽无法计算净利同比增长数据,但归为净利增长;有8家净利润同比减少,占比约50%。与76.5%的乳企营收同比增长相比,净利润同比增长乳企较少,这或是因为在疫情下今年乳企销售费用投入加大、部分原材料成本上升,且乳企固定开支较为刚性等原因。
其中,西部牧业、妙可蓝多净利同比增长%以上;皇氏集团净利同比增长64.4%,澳优净利同比增长14%;伊利、新乳业、天润乳业三家乳企净利同比增长10%以内。并且可以发现,这几家乳企在今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的双增长。
熊猫乳品、燕塘乳业、光明乳业净利同比下降10%以内;麦趣尔、均瑶健康净利同比下滑10%-50%;三元、科迪乳业、庄园牧场净利同比下滑50%以上。其中三元、庄园牧场、科迪乳业、均瑶健康四家乳企营收和净利双双下滑。
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我国乳制品消费群体和消费支出都在增加,人们的饮奶意识也普遍提升。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刘超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乳业实现了营收4.43%的正增长。只是在今年复杂的市场下,更加考验乳企的综合实力,只有积极应对变化,化危机为机会点的乳企才有可能逆势增长。
总的来看,我国乳业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利用资本加快企业发展似乎已成为行业共识,今年以来,红星美羚、美庐生物等发布了上市招股书。但上市意味着更大资金流的同时,也意味着面临公众更多监督。各乳企只有在做好产品的基础上,服务好消费者,才有机会谋求更大的天地。年已经进入尾声,各企业的目标也进入最后收官的冲刺期,奶粉圈在此祝大家都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逆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