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制品双子星,伊利蒙牛,谁才是你的真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706990.html

乳制品双子星

回首过去,我国乳制品已经走过了20年的成长期。早在年以前,乳制品还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自年开始,借助利乐包这一神器迅速打开市场,正式步入高增长阶段。

在这20年中,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并未一帆风顺,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让整个行业遭受了致命打击,时至今日,仍被不断提及。危机发生后,整个行业经历了严格的整顿,各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政策规范下,奶源的品质在加强,在信心的逐步增强中恢复了内需,乳制品行业再次迈出了成长的步伐。

现如今,整个乳制品行业格局已经相对稳定,伊利蒙牛两家公司一骑绝尘,稳稳处于行业第一梯队,营收规模均达到亿以上,远超其他乳企,在业内处于名副其实的双子星地位。

曾经,我们曾从不同的品类方面来分析过伊利与蒙牛的竞争态势,如今我们再从公司经营等角度来看看,这两家企业又各有何种优势。

“既生瑜何生亮”

伴随着两家企业的各自发展,伊利蒙牛从未放弃彼此之间的追赶与超越,蒙牛曾短暂的胜利过,但自年以后伊利稳定保持领先优势。

为了能焕发出新战力,经历过三次换帅的蒙牛,自卢敏上台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原有公司组织架构依据产业链重新划分为常温、低温、原奶、冰品和奶粉5个事业部,同时积极推进渠道建设,将北京、上海等战略城市改为直营管理,并且处理原奶库存、计提商誉减值,甩掉旧有包袱轻装上阵。

面对老对手的再次发力,伊利选择“反客为主”主动出击,双方在接下来的交手中,都经历了一段费用率不断提升的时期,作为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乳制品促销力度总是非常大、非常爽。

当竞争格局区域稳定,品牌达到了预期的市占率后,比起费用投入,更多的还是要拼企业的“硬核实力”。那么乳制品双雄之间,又各自具备何种优势呢?

就管理层而言,伊利似乎更具稳定性,高管的整体持股比例也比较高,达到总股本的7.94%。对比伊利,蒙牛却几经换帅,目前高管中仅两位执行董事持股,且总比例低于1%。

就财务层而言,目前来看伊利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净利率优势相对明显。伊利早在年布局“织网计划”,投入较多资金完成渠道下沉目标,自年开始进入收获期,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使得净利率稳定超越蒙牛。在此过程中,蒙牛持续进行原奶去库存,力求改善成本端,也在H1时首次成功超越伊利的毛利率,但在净利率方面始终存在较大差距。

从营运层而言,伊利对下游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有更大的优势,净资产回报率也更为优异。以H1为例,伊利和蒙牛的应收账款分别为14.3亿元和58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9.88和11.63,之间的差距不可谓不明显。

从营销和品牌层而言,蒙牛推崇多种营销模式,而伊利更倾向于抢占热点,利用较高的费用投入,争夺更多的主流线上营销机会。例如伊利曾冠名《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儿》等国内热门综艺节目,同时也积极加强与奥运会等重大赛事的合作,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更进一步拓展市场知名度。而蒙牛则选择与《又见国乐》、《全员加速中》和《迪士尼神奇之旅》等节目合作,还多元化的与迪士尼展开主题营销,年也曾以万美元拿到世界杯赞助席位。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年伊利终于超过康师傅成为我国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品牌,并在随后的两年里继续蝉联了冠军位,并在消费者触及次数、渗透率和购买频次方面均列于首位。

综述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乳制品已经成为了每天的必需品,目前一二线城市乳制品人均消费量已接近饱和状态,拥有绝对人口数量的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消费升级将对行业的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物流和配套设施相对更发达的区域,消费者对于产品会有更多的选择,也会更加“挑剔”和“多元”,你也可以依据个人口感偏好来选择,甚至是依据情怀来选择品牌,等等。

而对于那些对渠道能力要求更高的区域,则更依靠企业的自身力量。伊利多年全国化深度布局,拥有独立的物流体系,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黑总关系。蒙牛自年开始逐步进去渠道改革,以推动渠道扁平化,年配套引入分公司进一步加强渠道掌控力,当前仍处于渠道建设过渡阶段,虽暂时弱于伊利,但想必之后会更好。

伊利、蒙牛谁才是你的真爱,又或者你对乳制品的真心给了别的企业?未来,你认为哪家企业有实稳坐乳制品行业宝座呢?欢迎评论里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