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户时代,为何乳制品几乎无人问津,下行物

四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320/4594528.html

摘要:江户时代,为何乳制品几乎无人问津,下行物却被认为是身份的象征

江户时代,各种商品在江户城中贩卖,只要能抓住当时人的心理,都能获得极佳的销售成果,而最受欢迎的当然是和吃有关的商品。不过,却有两种商品,同样针对有钱人,却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

日本最初的乳制品公开贩售,始于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的时代。贩卖的源头自然也就是幕府。

当时德川吉宗从印度引进三头白牛,放养于现在的千叶县岳冈牧。繁殖成功,当牛增加到七十头以上后,开始对一般人进行乳制品的贩售。负责人是小纳户头(负责将军生活起居的杂务人员)的岩本正伦。

贩售的乳制品名为“白牛酪”。白牛酪是在牛奶中混入砂糖炖煮,再干燥制成的食品,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奶油。可直接削来吃,或是用热水溶解饮用。

当初要卖白牛酪时,岩本正伦还请来幕府的专用医师桃井桃庵发表其效果,大肆宣传了一番。满怀信心地买起白牛酪的正伦却遇到了危机,实际的销售量一直很差。第一,价格太高。虽然不清楚具体的售价是多少,但肯定不是平民能够轻松购买的价钱。

第二,购买白牛酪很不方便。如果想买白牛酪,必须特地前往位于竹桥的幕府马廊。因为那里是唯一的贩卖处。由于距离远,就连有钱人对白牛酪也不感兴趣。好在,由于是幕府的专用医师背书,多少还能贩卖出去。

发展到现代的白牛酪饼

由于打着滋补高价药品名号贩售的白牛酪,也只有家中有人生病时才会让人想要购买。可是没什么人有时间大老远跑到马廊购买。尽管市场销售结果惨淡,在将军家和大奥却被当作增强精力的珍贵食物而被食用。但在其他人眼中,这就是一种给病人吃的药品,没有谁会特意买来天天吃。

相比于销售惨淡,被人当作药品的白牛酪,另外一类商品,同样价格昂贵,但却得到了江户人的一致认同。

在偏僻小村落新建起的老街城镇江户城,随着幕府的设立,人口陆续流入,但这并没有特别的产业。要应付持续增加的人口的生活,生活物资绝对不够。发展始于十七世纪初期的江户,到十八世纪的一百年间,人口已达到一百万人。

东京湾是很棒的渔场,近郊的农家也提高了生产力,日常的饮食生活基本上还应付得过来。但消遣品或兴趣、生活娱乐等文化相关物,当时还是得从京都、大阪运来。这样的商品称为“下行物”,相当珍贵要价不菲。于是商人争相采购。

代表的商品有反物(和服布料、绸缎)、化妆品及饰品、陶瓷器及漆器、纸笔和颜料等,透过名为“菱垣回船”的定期船往来运送。

相较于此,运送酒、酱油、醋、油、柴鱼片、盐渍干货等与吃有关的商品这是“樽回船”。特别是酒,有历史的滩或伏见的酒最受欢迎。现在的知名酿酒厂多设于滩或伏见,就是江户时代声名大噪而营业至今。

售有下行酒的居酒屋只要贴出传单,嗜酒的江户人就会把当天的工资全部用来买酒喝。尽管有渔获丰富的江户湾,仍从京阪运来盐渍干物,那是因为江户没有上等的盐。想吃美味的配菜或下酒菜,还是只能依赖下行物。

此外,下行物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反之,在江户附近生产的商品则被视为“非下行物”(江户人认为是便宜货)而被嫌弃。这也是日语“没价值,无聊”(kudaranai)的语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