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拯救吃喝新消费

作者:秦潇险峰长青VP,伍比卡亦对本文有巨大贡献,原文标题:《科技拯救新消费?为什么要投资「吃」的技术》,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随着年下半年流量红利的结束,面对靠投放和营销撑起GMV的同质化产品,消费者已经无法提起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你无法在问题发生的层面解决问题本身”;作为一条长坡厚雪的长青赛道,消费的未来无疑也要向更高的维度寻找答案。

这里,我们不妨向隔壁的“硬科技”取取经:从新能源、芯片半导体到工业软件,科技创新所到之处,无不爆发出巨大的生产力解放。

告别了“野蛮生长”的上半场,众多消费品牌也开始把寻找差异化的目光投向了“技术”本身。

在食品饮料行业,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趋势:以基因编辑、定向发酵、纯化分离、改性合成等为代表的科技突破,正在让消费品的“生产端”呈现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在本篇里,我们将尝试探讨以下问题:

在“吃喝”这条赛道上,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才是新品类诞生的源头?

从“工艺创新”到“原料创新”,食品饮料行业正在发生哪些产业升级的新趋势?

放眼未来,食品原料这条赛道会有哪些投资机会?

一、科技:食品迭代的源动力

我们常说“新人群的新需求催生了新品类”,但具体到“吃”的领域,第一驱动力却往往来自供给端而非需求端。

回顾全球食品工业百年发展史,那些可以载入史册的“时代爆品”,总是源于某项科技成果的突破和应用。

年,一艘满载着头冻羊的货船从新西兰起航,经过98天的长途航行后抵达伦敦。

这是人类首次采用冷冻装置的长距离肉类运输——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冷冻羊肉也可以如现宰活羊一般鲜嫩美味;自此,冷藏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

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冷藏、灭菌和密封技术的日趋成熟,初代加工食品开始走向人民的餐桌;紧随其后的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也让消费者对乳制品和罐头类等廉价速食需求迅速增加。

这期间,诞生了两个经典的品牌:雀巢和Horml。

年,靠婴儿食品起家的雀巢公司收购了挪威乳业公司Egron,并将后者的“喷雾干燥工艺专利”收入囊中,第一次大规模实现了脱脂奶粉的商业化生产,“雀巢奶粉”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图:创始人亨利·雀巢和他的初代奶粉产品

相比之下,Horml的故事则更加传奇一些。在成立之初,它还是红松河畔的一间肉类加工厂。

真正的转折源于年,Horml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罐SPAM午餐肉。

这种由猪肉、盐、水和硝酸钠构成的肉罐头,价格只有同等肉量制品的1/3,对于大萧条期间的美国人民简直是雪中送炭。

之后二战开打,仅在年至年间,盟军士兵和平民就吃掉了约1.33亿罐SPAM午餐肉,顺手将Horml送上了国际食品巨头的宝座。

雀巢和Horml的成功,看似是战争红利下的需求驱动,但究其本质,还是依赖于年代前后机械化屠宰场、肉类防腐剂、速冻技术和牛奶巴氏杀菌剂等诸多关键技术的突破与交叉创新。

同样的故事,也在中国反复上演。

年,UHT灭菌工艺(超高温瞬时灭菌工艺)在英国诞生,与60年代瑞典的利乐包装(无菌灌装技术)结合之下,使鲜奶的保质期从3天延长到最多8个月,并可以在常温、无添加剂或防腐剂的条件下运输。

年后,利乐的无菌灌装产线被引入国内,靠着这项技术的“降维打击”,光明、伊利、三元得以由地方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了全国性品牌。

年,无菌灌装设备被复用到酸奶领域,光明凭借“莫里斯安”率先开创了“常温酸奶”这一细分品类;随后伊利入局,通过“包装技术升级”+“新口味研发”打开了低温冷链无法触达的中国二三线市场,3年时间里便抢占了行业头部地位,“安慕希”也成为了一款年销售额破亿的超级大单品。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薄膜技术。

MAP(气调保鲜技术)最早被欧美日韩用于盒装蔬果和即食便当的保鲜,年,周黑鸭率先将其用在了卤味包装上,一举拉高了国内散装卤制品的受众群和价格带,短时间内便铺遍了全国的线下渠道,由此抢下了众多小作坊的市场份额。

同理,最近大火的预制菜,本质上也是经由国外锁鲜膜等技术的国产化、降低成本之后诞生出的新消费业态——食品原料与调味品可以在包装内直接翻滚加热,不仅免去了繁琐的杀菌流程,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食物的鲜味。

二、从物理层到分子层:原材料接棒下一代创新

之所以花费这么多篇幅来分析“吃”的技术,是因为它真的很重要。如基辛格所言:“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餐桌工程”为民生根本,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的食品生产国,食品工业是我国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首位产业,占全国工业GDP的10%。

虽受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年上半年,中国食品工业产值仍然增长了16%,增幅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且盈利稳定,可谓是一条“穿越周期”的长青赛道。

然而与之矛盾的是,目前行业里的大部分玩家却还停留在低质量竞争状态,内卷严重。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来监管对食品工业的劳动力保护、产品质量、绿色环保愈加严格,导致了生产商们不得不极限压缩利润空间,难以投资新设备与创新升级产品。

比如我们在走访之中就发现,很多食品加工企业还在使用15年前采购的技术设备,而这在行业内已属中上水平。

对此,企业方自己也很无奈:一方面,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高度依赖进口,当前利润无法支持频繁设备迭代的高成本,设备改进的边际效用不高。

另一方面,头部企业虽然也会自主研发,但多以中低端、短期市场需求较大的应用性研发为主(成本导向),高校及科研机构参与较少,结果就是研发与落地存在脱节,成果转化滞后。

更为关键的是,受限于今天工业技术升级的放缓,消费者于健康食品的需求(如低糖低脂、纯天然、植物基、营养均衡等)已然无法通过单纯的加工设备改进来解决。

总而言之,当旧时代的“工艺创新”日显疲态,无法带领食品工业继续前行,“原料创新”便开始接棒,成为了下一个破局点。

在我们看来,食品原料创新的方向主要分为三大类——旧原料新搭配、物理性能改性、生物性能创新。

1.旧原料新搭配

比如元气森林用更贵的“赤藓糖醇“替代“阿巴斯甜”;海天、李锦记用健康原料替代甜味剂、酸味剂和酵母提取物,开发“低钠盐”产品替代传统食盐。这些例子大家都已比较熟悉,这里不多累述。

2.物理、化学方法改性

典型代表如三顿半,将医药工业的“冻干技术”复用到咖啡生产上,虽然增加了成本,但能比风干咖啡更好地还原咖啡风味。

再比如雀巢采用“可可豆果肉粉末”替代可可豆制作的巧克力,在不影响口感的前提下,不仅将可可果的利用率从22%提高到31%,糖分也比同类产品降低了40%。

3.生物性能创新

这两年基因编辑技术的重大突破,让合成生物赛道收获了大量投资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