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抚慰人心,多巴胺使人快乐!
冰淇淋;图片来源:pixabay
"多巴胺"的风潮如夏日阳光般炽热。自从一位博主展示了鲜艳搭配的时尚内容后,多巴胺的魅力便掀起滔天热潮。这股多巴胺风暴的背后,是全民情绪释放大联欢,每一条关于多巴胺的推送都仿佛在呐喊"快乐至上"。
在快乐这件事上,除了穿搭外,那些被用来舒缓情绪的美食当然也不能缺席。
图片来源:嘉宾分享PPT截图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纵享,是一段关乎精神升华的旅程”,IFFNourish亚太区乳品品类市场负责人火爱华在FBIF分享中提到,“虽然零食和饮料也让人享受,但依然有4%的消费者会选择乳品进行纵享时刻,背后的驱动是对健康需求的意识。”
IFFNourish亚太区乳品品类市场负责人火爱华;图片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
虽然乳品不是典型的“多巴胺品类”,但乳品自带健康属性,正在吸引拥有更高健康意识的消费者,这是乳品品类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你渴望着“纵情享受当下”,你会选择怎样的美食?在这场多巴胺的狂欢中,乳品有怎样的机遇?
目录
01乳品:高健康意识人群的“多巴胺之选”
02三餐:乳品的“多巴胺场景”
0四季:研发“多巴胺限定口味”
04五感:“多巴胺”不止于感官
05结语
一、乳品:高健康意识人群的“多巴胺之选”消费者对于健康的意识日益增强,乳品可能是消费者纵享一刻的“明智选择”。
根据IFF最新关于“纵享食品”的调研结果,近一半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对健康有很高的意识。同时,相比于薯片等食品,乳品拥有相对健康的消费者心智,调研数据显示,41%的消费者因健康属性而不选择饮料或令人愉悦的薯片零食,另有1%的消费者认为是卡路里的问题。吃薯片很爽,但减肥哭断肠。
图片来源:嘉宾分享PPT截图
对于这些拥有更高健康意识的消费者,乳品就成为了更好的选择。
而且,从成分上讲,乳品中含有一种氨基酸叫酪氨酸,酪氨酸是一种多巴胺前体,从而可以增加多巴胺的产生。可以说,乳品本身也自带“快乐基因”。
对于乳品的不同品类,冰淇淋无疑是多巴胺首选。64%的消费者将冰淇淋视为给自己带来纵享感受的品类,尤其是95后,高达75%的人通过冰淇淋寻求片刻幸福。酸奶(47%)、牛奶(%)等品类也成为消费者的高频选择,高蛋白、无糖、低脂等特定健康属性的产品也备受欢迎。新兴品类如奶酪(22%)也增长迅速,成为中产消费者的纵享之选。
酸奶;图片来源:pixabay
从消费动机来看,拥有高健康意识的众多乳品消费者,也正在从乳品独特的健康优势中寻求满足,多巴胺和健康缺一不可。
由于食用动机不同,高健康意识人群会选择不同乳品品类。例如,食用动机中选择提高效率的消费者中,有74%的人自认有着健康意识,他们将更多选择高蛋白与脱脂产品,甚至在家中亲手制作奶油布丁等甜点。除此之外,以激励自己为使用动机的消费者中有71%自认拥有健康意识,咖啡、冰咖啡、脱脂酸奶、风味奶以及奶酪等品类与此高度相关。
图片来源:嘉宾分享PPT截图
聚焦于不同纵享动机,消费者对乳品品类有不同选择。面对具有高健康意识的消费者,乳品需要把握特有的健康优势,通过不同食用动机,找寻更多品类机会。
二、三餐:乳品的“多巴胺场景”早餐是一个理想的能量补给时刻,获取多巴胺从早餐开始,而乳品的食用场景也和“上班”密不可分。数据显示,中国的消费者(62%)会传统性选择在早餐场景食用乳制品,早餐是中国消费者选择食用乳制品的最通用场景。
其中,65%的消费者倾向于在工作日在家中享用早餐,但也有15%的消费者选择在上班途中就餐,尤其是年轻的18-24岁消费者中有24%会在通勤路上吃早餐。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早餐时食用乳制品的比例为62%,但年轻的消费者只有48%在早餐时选择乳制品,而有20%的年轻消费者会将其作为两餐之间的零食食用。这些数据反映出消费者的食用习惯在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差异,不同食用习惯对产品形式也有不同的需求。
图片来源:嘉宾分享PPT截图
“激励自己”和“提高效率”是消费者选择通过早餐获得的两大动机。激励自己的过程需要快速增能,相关产品如咖啡、脱脂酸奶等乳品类,能够迅速唤醒消费者的活力。在此动机下,产品质构成为消费者追求的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