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志玲姐的童药圈儿科博士志玲姐
你的孩子喝牛奶还顺利吗?如果喝完牛奶后,肚子会出现胀气、腹泻等不适,很有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哦。
快测测是不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患者难以消化奶和乳制品,所以如大量进食乳制品后出现腹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症状仅发生于食用乳制品后,包括:
腹部疼痛或绞痛(通常在肚脐周围或下方);
腹胀感(感觉腹内好像充满气体);
产气增加;
腹泻(大量起泡的水样泻);
呕吐(主要发生于青少年)
任何人都可发生乳糖不耐受,但在美洲原住民、亚洲人和黑人中最常见。
为什么会“乳糖不耐受”?
之所以出现乳糖不耐受,是因为牛奶中的糖份主要是乳糖,喝下后,正常人会产生可分解乳糖的酶,而乳糖不耐受者体内该酶的生成量或活性不足无法分解。
此外,食物中毒等情况引发的感染也可破坏这种酶,但该类问题通常会在数周内消退,好在乳糖不耐受者可求助于酶补充剂。
图片来源:pixabay
有针对乳糖不耐受的检查吗
怀疑孩子有乳糖不耐受,要不要就诊?如何诊断呢?如果您认为自己可能有乳糖不耐受,请告知医护人员,他们可通过询问排除其他问题。
大量进食乳制品后出现腹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当避免摄入乳制品5~7天后症状缓解而重新摄入后又复发时可考虑诊断为乳糖不耐受。对于限制乳制品摄入后症状仍持续存在的婴幼儿应考虑牛奶过敏(这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乳糖氢呼气试验可辅助诊断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如何治疗
治疗方式取决于问题的严重程度,但通常包括:
减少乳制品摄入量;
寻找非奶类来源的营养素(如,钙和维生素D)和蛋白质;
使用可帮助分解乳制品的酶补充剂
治疗目标为消除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同时,维持维生素D和钙的摄取。对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者(如继发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小肠感染等),治疗原发疾病后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即可随着肠粘膜的复原而逐渐消失。
乳糖不耐受者不需要完全避免摄入乳制品,减少乳制品的摄入量或者在进餐时摄入乳制品,可以避免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另外也可以选用乳糖酶制剂替代治疗。
该如何减少乳糖摄入量
刚开始时可减少含奶类的食物,而不是完全停止摄入,应与其他餐食一起食用。一般乳制品包括奶、奶油、冰淇淋、酸奶、乳酪和黄油。部分常见乳制品的乳糖含量见下表。
医院的营养师,以了解哪些食物含乳糖,并确保从膳食中获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如果对乳制品或乳糖非常敏感,则需阅读每样食物的营养标签,上面都写了各种食物的成分说明。
有时,谷类、速溶汤和沙拉调味料等您可能不会怀疑的食物中也可能添加了奶或乳糖,请查看食物成分表中有无提示存在乳糖的信息,如:
奶、“奶副产品”、“奶粉”和“干乳固体”;
乳糖;
乳清(发酵的奶)
虽然某些药物中含有乳糖,但大多数乳糖不耐受患者能够承受药物中极少量的乳糖。
该使用哪种酶补充剂?
目前有多种酶补充剂可供选择,包括Lactaid(片剂或液体制剂)、Lactrase、LactAce、DairyEase和Lactrol。可以在吃饭前服用,如果忘记,可在就餐期间服用,但效果可能会打折。
须知:每种酶补充剂的效果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且均不能将乳糖全部分解,因此部分患者使用酶补充剂后仍存在症状。
需要使用钙或维生素D补充剂吗
如果乳糖不耐受,的确需要考虑到这个问题。
但这取决于您是否完全不摄入乳制品,如果是,医护人员可能会推荐钙补充剂,可能还会测定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以确定是否应使用补充剂。
乳糖不耐受属于食物过敏吗
不是。
虽然确实有人对奶和乳制品过敏,但奶类过敏的症状往往有别于乳糖不耐受。过敏时,机体是对奶中的蛋白质(而非糖)产生反应。此外,过敏涉及身体的抗感染系统(即“免疫系统”),乳糖不耐受则不涉及。
参考资料来源:Upto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