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乳制品行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健康营养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战略性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我国牛奶产量万吨,同比增长6.8%。按此增幅和年全年奶类总产量,年奶类总产量预计将达到万吨,首次超过万吨。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国奶业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奶牛养殖水平和原料奶质量的提升。
从乳制品种类来看,液态奶是我国乳制品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根据商务部监测数据,年液态奶销售总额为亿元,占乳品市场销售总额的51.9%;液态奶销售总量为万吨,占乳品市场销售总量的51.9%。其中,常温牛奶销售额为亿元,销售量为万吨;冷藏鲜奶销售额为亿元,销售量为万吨。从液态奶中的结构变化来看,冷藏鲜奶的市场占比逐年提高,从年的36.1%上升到年的40.0%,反映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增长。除了液态奶外,其他乳制品如酸奶、奶粉、奶油、奶酪等也有不同程度的生产和消费增长,乳制品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乳制品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北部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东部地区牛奶产量为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8.1%;北部地区牛奶产量为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8.4%。这两个地区共占全国牛奶产量的86.5%。从商务部监测数据来看,年东部地区乳品市场销售额为亿元,占全国总额的64.2%;北部地区乳品市场销售额为亿元,占全国总额的20.7%。这两个地区共占全国乳品市场销售额的84.9%。从人均消费量来看,年东部地区人均奶类消费量为46.8公斤,北部地区为44.6公斤,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公斤)。
二、乳制品行业消费需求分析
乳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也是保障人民健康营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乳制品消费需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人口结构、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环境等。
从人口结构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对于乳制品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对于富含钙、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乳制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7亿人,占总人口的18.7%,预计到年将达到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3%。老年人口对于乳制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将推动乳制品行业发展。
同时,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人口也是乳制品消费的重要群体,尤其是在“三孩”政策出台后,预计未来几年儿童和青少年人口将有所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我国0-14岁儿童人口达到2.5亿人,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年将达到2.6亿人,占总人口的17.9%。儿童和青少年对于乳制品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将推动乳制行业发展。
从收入水平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对于乳制品的消费需求也随之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万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万元,同比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居民对于乳制品的消费需求有较大潜力。
从消费观念来看,我国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消费者更加重视健康、营养、安全等方面,对于乳制品的需求更加旺盛。尚普咨询调查显示,年乳制品消费者中,有83.6%的消费者认为乳制品是健康食品,有79.4%的消费者认为乳制品是必需品,有76.8%的消费者认为乳制品是美味食品。
从消费环境来看,我国乳制品消费渠道不断拓展和优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捷、多样、个性化的选择。
根据商务部监测数据,年线上销售额占乳品市场销售总额的比重为12.9%,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线上销售量占乳品市场销售总量的比重为10.5%,同比增长0.9个百分点。其中,冷藏鲜奶线上销售量占总销量的12.8%,常温牛奶线上销售量占总销量的10.5%,酸奶和奶油奶酪线上销售量占总销量的8.4%和8.7%,婴配粉线上销售量占总销量的2.0%。
三、乳制品行业进出口情况分析
作为一个大型农业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乳制品行业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国际市场。我国乳制品进出口情况受到国内外市场供求、价格、质量、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进口情况来看,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年我国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9万吨,同比减少16.3%,这是自年以来中国乳制品进口总量首次出现下降。其中,进口干乳制品.8万吨,同比减少13.3%;进口液态奶.1万吨,同比减少22.8%,这也是液态奶进口量自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分品类来看,除黄油、婴配粉、乳糖和乳蛋白进口量有所上升外,其他乳制品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鲜奶和炼乳进口量的降幅都超过20%,大包粉、乳酪、乳清粉进口量降幅也较大,分别减少了18.8%、17.4%和16.2%。乳制品进口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原料奶产量增长、乳制品消费需求萎缩、国际乳制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从进口价格来看,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年我国乳制品进口均价为美元/吨,同比上涨19.6%,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干乳制品进口均价为美元/吨,同比上涨21.9%;液态奶进口均价为美元/吨,同比上涨12.5%。
分品类来看,除了鲜奶和炼乳进口均价有所下降外,其他乳制品进口均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黄油、婴配粉、乳酪、乳清粉进口均价的涨幅都超过20%,大包粉和乳糖进口均价的涨幅也较大,分别上涨了18.9%和17.5%。乳制品进口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供需紧张、运输成本增加、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从出口情况来看,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年我国共计出口各类乳制品13.6万吨,同比增长10.7%,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出口干乳制品8.9万吨,同比增长11.1%;出口液态奶4.7万吨,同比增长9.9%。分品类来看,除了鲜奶和炼乳出口量有所下降外,其他乳制品出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黄油、婴配粉、乳酪、乳清粉出口量的增幅都超过20%,大包粉和乳糖出口量的增幅也较大,分别增长了18.6%和16.7%。乳制品出口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内乳制品质量和竞争力提升、国际市场需求恢复、政策支持等因素的促进作用。
从出口价格来看,据中国海关数据,年我国乳制品出口均价为美元/吨,同比上涨14.7%,也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干乳制品出口均价为4美元/吨,同比上涨15.5%;液态奶出口均价为美元/吨,同比上涨12.9%。分品类来看,除了鲜奶和炼乳出口均价有所下降外,其他乳制品出口均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黄油、婴配粉、乳酪、乳清粉出口均价的涨幅都超过20%,大包粉和乳糖出口均价的涨幅也较大,分别上涨了18.4%和17.2%。乳制品出口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产品结构优化、品牌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四、乳制品行业发展趋势和增长动力分析
乳制品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行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等因素的推动,乳制品行业将呈现多元化、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和空间。
多元化:乳制品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品种、口味、功能、包装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乳制品生产企业要加快产品创新,开发更多符合本土口味和消费习惯的特色乳制品,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需求。同时,要加强市场细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季节等特点,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高端化:乳制品消费需求日益高端化,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质量、安全、营养等方面有更高的标准。乳制品生产企业要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原料奶质量和加工水平,保证乳制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要加强科技研发,开发更多富含活性物质、功能性成分、有益菌群等的高端乳制品,提升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效果。
智能化:乳制品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生产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奶牛养殖管理、原料奶采集运输、乳制品加工生产、产品质量检测等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还可以实现全程可追溯和透明化,增强消费者信心和满意度。
绿色化:乳制品生产过程日益绿色化,生产企业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奶牛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原料奶采集运输的低碳化和减排,实现乳制品加工生产的清洁化和循环利用。绿色化生产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可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和形象,增强消费者认同和支持。
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离不开各方面的增长动力。从供给端来看,国家奶业振兴战略为乳制品行业提供了政策引导和支持;乳制品生产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乳制品行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产品供给;奶牛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乳制品行业提供了原料保障和质量保障。从需求端来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为乳制品行业提供了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提高,为乳制品行业提供了消费信心和市场基础;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多样化、高端化、个性化需求增长,为乳制品行业提供了消费动力和市场方向。
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市场需求恢复和价格上涨,为乳制品行业提供了出口机遇和价格支撑;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和消费环境变化,为乳制品行业提供了竞争压力和改革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年我国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吨大关,但消费需求出现萎缩,乳制品进口大幅下降,原料奶价格下行和生产成本上涨双向挤压奶牛养殖业。年随着经济和消费回暖,乳制品消费需求将恢复增长势头,原料奶产量与价格都稳中略增,奶牛养殖成本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乳制品进口将恢复小幅增长。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尚普咨询认为,乳制品行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的行业,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强创新,提升竞争力,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