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利股份深度研究系列上篇基本面分析

白癜风最好的外用药 http://m.39.net/pf/a_4639949.html

大家好,我是量子熊猫.

这是一个完整的深度分析系列文章,整个系列的目的在于从基本面开始,逐步深入剖析伊利股份,发掘其未来潜力和投资机会。

系列文章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主要阐述伊利股份的基本面,即本文。

中篇主要阐述伊利股份的未来潜力。

下篇主要阐述伊利股份的投资机会。

完整系列可以在主页查看哦。

伊利的三段式发展

伊利的前身是年由95户养牛专业组组成的"呼和浩特回民区养牛合作小组”,随后在年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伊利集团,随后正式命名为“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年3月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全国乳品行业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随后一路开挂成长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乳制品企业。

根据荷兰合作银行发布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伊利蝉联全球五强、连续8年位居亚洲乳业第一。

前五名分别为:

1、兰特黎斯(Lactalis)法国亿美元

2、雀巢(Nestle)瑞士亿美元

3、美国奶农(DairyFarmersofAmerica)美国亿美元

4、达能(Danone)法国亿美元

5、伊利(Yili)中国亿美元

复盘伊利的整个成长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起步到困境,-年:

年公司前身"呼和浩特回民区养牛合作小组”成立。

年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乳企。

年引进利乐液态奶产线,有效解决了乳制品的包装和保质期问题,从此改变了中国乳制品市场格局。

年公司推出全新品类“伊利优酸乳”,开创国内乳饮料市场,同年推出婴幼儿奶粉和学生加锌奶粉。

年推出冷饮品牌“巧乐兹”,同年营收超越光明成为行业第一。

年-年营收从11.51亿元提升至62.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2.95%。

年开启全国织网计划,在内蒙古、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十多个销售大区设立现代化乳业生产基地,推广扁平化渠道管理,由总部直接参与进行深度分销,同时积极布局乡镇下沉渠道建设。

年营收被蒙牛超越。

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所有库存需要下架销毁,伊利主动全额承担损失(蒙牛与经销商对半承担),随后很多经销商开始倒戈伊利。

第二阶段,从复苏到壮大,-年:

三聚氰胺事件过去后,伊利凭借早期的全国织网计划快速复苏,扁平化和深度分销开始发力,同时反思营销问题,开始积极参与高认知度高曝光度的重大活动,提升自身品牌力,同时大力进军国际化。

年伊利成为上海世博会唯一乳制品高级赞助商。

年进入世界乳业前20强。

年赞助伦敦奥运会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指定乳制品。

年从全国织网升级到“全球织网”规划,在海外布局研发中心、建立乳业生产基地和铺设销售渠道。

年成立安慕希品牌进军常温酸奶领域。

年进入世界乳业前10强。

第三阶段,走向腾飞,年-至今

在乳业逐步壮大的同时开始横向扩展业务,由乳制品扩展到空间更为广阔的健康饮品。

年进入全球乳业前八。

年成立健康饮品事业部并陆续推出豆奶植选、功能性饮料焕醒源和矿泉水伊刻活泉等产品,同时收购泰国本土最大的冰淇淋商CHOMTHANA。

年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Westland、建设印尼生产基地。

年连续五年被列为中国市场消费者选择最多品牌榜首,当年排名全球乳业第五。

年蝉联全球乳企第五。

年-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为8.21%,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7.29%。

纵观伊利的整个发展过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而是国内乳业的发展史,更是我们很多人的从小到大的消费变迁史。

从早期不断创新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乳制产品,再到积极布局全国渠道,面对三聚氰胺事件的冲击,快速调整营销策略,依托早期布局的基础能力快速崛起,并一跃再次成为国内乳业一哥。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整个乳制品行业的高速发展期已经过去,开始进入平稳增长时期。

而伊利也不断针对行业情况调整产品策略,例如推出结构升级的金典、安慕希等高端产品,同时积极横向拓展产品线,推出市场潜力巨大的健康饮品产品。

伊利在重新拿下国内第一的位置后,通过不断拓宽能力圈,打破行业的天花板,在拉大与国内竞争对手差距的同时,积极拓展全球市场,从“国内第一”向“全球第一”的目标进军。

年上市初期营收为3.55亿元,到年营收.86亿,24年时间翻了倍。

同时根据年9月30日收盘前复权价格计算,股价从年上市至今翻了倍。

伊利的资本结构

伊利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没有绝对控制股东,流通股占比高达82.67%。

最大股东是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国有资本持股8.85%,不参与实际经营。

剩下8.48%由公司管理团队持股,其中潘刚(董事长)、赵成霞(副总裁财务负责人)、刘春海(副总裁)分别持有4.71%、1.52%、1.51%的股份。

伊利的高管团队全部为内部提拔,董事长潘刚年毕业后便加入伊利,并从年担任董事长至今,虽然企业没有绝对控股股东,但管理层利益与公司利益关联性较强,基本保证了高管与公司的利益一致性。

同时总共推出过4次员工持股计划,激励范围覆盖核心管理层、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的技术和业务骨干。

稳健增长,经营效率领先同行

从营收方面看:

年伊利营收.24亿元,领先蒙牛亿左右,是光明和飞鹤的4-5倍左右,并且差距在继续扩大。

近五年伊利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为8.29%,其中年在疫情影响下同比仍然增长7.24%,对比营收体量更小的蒙牛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7.67%。

虽然营收增速相对早期开始逐步放缓,但是对应分红在逐年提升,也侧面反映了行业与企业进入了现金奶牛阶段。

但分红的持续提升并不意味着企业发展遭遇了天花板,实际上第二和第三增长曲线以及有所显现,这部分后面营收结构已经有所反映。

从利润方面看:

年伊利归母净利润为70.78亿元,是蒙牛的2倍,光明的12倍,营收只比蒙牛多亿,而净利润却高达2倍,飞鹤高于伊利主要跟其以奶粉为主有关。

近五年伊利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7.32%,其中年在疫情影响下同比仍然增长2.08%,对比蒙牛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6.86%。

从ROE方面看:

伊利的ROE平均维持在24%左右水准,低于飞鹤,但是是光明和蒙牛的2倍左右。

从利润率方面看:

伊利的毛利率平均维持在37%左右,低于飞鹤,与蒙牛相当,高于光明。

伊利的净利润率平均维持在8%左右,低于飞鹤,高于蒙牛和光明。

从三项费用率看:

伊利的三项费用率平均维持在28%左右,低于飞鹤和与蒙牛,高于光明。

把三项费用拆开看最重要的销售费用率:

伊利的销售费用率在年达到最高25.04%后逐步下降到年的22.31%,低于飞鹤和与蒙牛,高于光明。

可见伊利在营收规模和增速高于行业的情况下,通过规模经济和精准营销反而降低了销售费用率,同时研发费用率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最后再看资产周转率方面:

伊利的平均资产周转率在1.6左右,高于光明,远高于蒙牛和飞鹤,所以对应ROE也是遥遥领先于行业水平均水平。

可见在与产品类别更为接近的蒙牛和光明对比,伊利的整体营运能力都更为优秀,而对比飞鹤可以看到奶粉赛道潜力巨大。

从营收结构上看:

根据伊利年报共划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液态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产品和其它产品。

液态乳是营收占比最高的版块,年营收.23亿,同比增长3.2%,在主营业务中占比为79.8%。

产品主要包括常温白奶、低温巴氏奶、常温酸奶和低温酸奶等液态类乳制产品,例如金典、安慕斯等爆款产品就归属于这个版块。

奶粉及奶制品是营收占比第二高的版块,年营收.85亿,同比增长28.15%,在主营业务中占比为13.5%。

产品主要包括婴儿奶粉、成人奶粉、奶酪和黄油等干乳制品,例如金领冠、金贝智等。

冷饮产品是营收占比第三的版块,年营收61.58亿,同比增长9.35%,在主营业务中占比为6.5%。

具体产品主要为冰淇淋产品,例如伊利牧场、巧乐兹等。

最后是其它产品,主要为新布局的非乳制健康饮品,年营收0.18亿,同比增长.64%,在主营业务中占比为0.02%。

产品主要包括矿泉水伊刻活泉、功能性饮料依然、豆奶植选等,目前营收规模还小,但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从各产品的结构性趋势看,液态乳长期保持高占比且贡献了大部分毛利润,近几年虽然营收规模持续增长,但由于增速放缓导致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奶粉及奶制品和冷饮产品则均有所提升。

从营收地区结构上看,根据财报披露仍然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海外除并购的业务外,还已经开始有部分产品销往海外市场,例如安慕希销往东南亚市场,不过具体海外营收数据未披露。

营销渠道方面,主要以经销商销售为主,同时线上电商收入持续高增长。

年经销商销售收入占比为96.8%,公司销售人员数量1.79万人,经销商数据1.29万家,全国网点数量超万家,乡镇村网点近.6万家。

基本面分析总结

基本面分析暂且抛开估值,主要谈企业经营情况,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1,伊利从小作坊开始起步,从年引进利乐液态奶生产线开始快速腾飞,期间针对市场需求不断推出优酸乳、巧乐兹、安慕希等一系列创新爆款产品,同时积极布局乳业生产基地和销售渠道,一步步做大做强。

2,针对行业发展放缓,伊利持续推进产品结构升级,同时积极横向拓展产品线,发展海外渠道,不断拓宽能力圈。

3,经营效率全面领先国内同类企业,虽然营收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分红在逐年提升,同时第二和第三增长曲线也正在孕育。

4,营收结构方面仍以液态乳为主,奶粉及奶制品和冷饮产品营收正在逐步提高,而健康饮品产品刚刚开始起步,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5,营收以国内为主同时积极拓展全球市场,渠道方面主要以经销商为主,主要特点是扁平化管理、深度分销和高覆盖率,线上渠道也在高速增长。

总的来说,伊利的发展过程可以用一个稳字来形容,是一家不断打破天花板成长确定性很强的企业。

但是过往的业绩不能代表未来的表现,中篇和下篇将逐步分析伊利的未来增长潜力和投资机会。

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有空记得点赞~我们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