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首次提出“g牛奶计划”——每人每天饮奶量要达到g。以此为契机,大批牛奶品牌如伊利、蒙牛、光明等就地崛起。
今天,以京东平台为例,搜索“牛奶”,就有超过个牛奶品牌,这些品牌主要分为三大阵营:民营、合资以及外资品牌。竞争极度同质的牛奶品类,是否还存在打造超级品牌的机会?
以协助打造第一品牌为使命的智旗战略咨询,梳理出以下5点洞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中国牛奶市场增长空间依然巨大
-年,全球牛奶产量呈逐年递增态势。年,全球牛奶产量为千吨,相比年增加了0.83%。根据USDA预测数据显示,年,全球牛奶产量将达到千吨,相比年增长0.97%。
从全球牛奶产量区域分布状况来看,年,欧盟牛奶产量排名第一,占比26.78%;其次为美国,产量占比为18.86%;第三名为印度,产量占比17.64%;中国以6.36%的产量占比排名第四。目前,国内乳制品行业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国内乳制品人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大,预计年将进一步增长至亿元。
年中国人,奶商指数得分为60.6分。其中,喝奶意识得分82.5分,水平良好。但是喝奶知识(53.4分)和喝奶行为(48.6分)得分明显不足。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吴秋林认为:“公众在健康意识中对喝奶有所认识,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确食用乳制品。更重要的是,对于乳制品的食用,公众还没能形成生活习惯。”
新京报的数据对比显示,除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之外,我国年人均饮奶量低于日本和印度,如印度年人均饮奶量达50千克。
智旗战略随着消费的持续升级,顾客消费牛奶的类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