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业迈入涨价周期乳业股王者归来

记者彭浩

编者按:

受产品提价预期的驱动,乳业股王者归来。机构认为,乳业进入新一轮原奶上涨新周期,具有刚需特征的白奶消费需求旺盛,长保质期低温奶成为重要增量;国内乳制品生产对生鲜乳更强的依赖,加上奶价波动、国内原奶成本持续提升,推动乳制品龙头企业加速抢占上游资源。

乳业板块掀涨停潮

1月5日,乳业股迎来一波行情,受产品提价预期的驱动,当天多只乳业股涨停,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年以来乳企原奶成本上涨约10%,因此乳企确有涨价的意愿。

当天乳企集体大涨,伊利股份(.SH)和蒙牛乳业(.HK)两大巨头涨幅均超过7%,而光明乳业(.SH)、三元股份(.SH)、天润乳业(.SH)、新乳业(.SZ)等涨停。

而乳企的这一波涨幅也被认为与海通证券、国盛证券等机构透露的提价信息有关。国盛证券研报显示,根据近期渠道调研反馈,伊利在年12月29日对旗下基础白奶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在3%到5%之间。同时,研报指蒙牛乳业也在去年12月对部分白奶产品提价4%到5%。

1月5日下午,针对海通证券调研称伊利、蒙牛基础白奶产品元旦后涨价3-5%的消息,伊利投资者关系部门回复称,以利乐包为代表的“小白奶”产品价格将会有小幅调整,主要是受到国内生鲜乳价格上涨影响。而蒙牛集团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该情况还在向有关部门核实。

根据国家奶牛体系公布的最新数据,年11月国内原奶收购价格平均在4.15元/公斤,要高于年生鲜奶的平均价格3.65元/公斤。

与此同时,白奶和低温产品的整体促销情况也明显减弱,年以来打折最为“凶狠”的低温鲜奶品类,也大多回归正价销售。

国海证券研报指出,自年上半年开始,国内原料奶收购价格同比持续上涨,原奶价格上涨将使乳企的终端促销减弱,带来销售费用率的降低,并可能催化乳品的价格提升,促使头部企业毛销差增大。同时从需求端看,受益消费升级,我国生鲜乳消费量呈现增加趋势,年人均消费生鲜乳35.8公斤,比年增长4.9公斤。

乳业迈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安信证券表示,乳业进入新一轮原奶上涨新周期,此次疫情下,具有刚需特征的白奶消费需求旺盛,长保质期低温奶成为重要增量;国内乳制品生产对生鲜乳更强的依赖,加上奶价波动、国内原奶成本持续提升,推动乳制品龙头企业加速上游资源占有。例如年以来,伊利通过子公司要约收购中地乳业,通过优然牧业收购恒天然在应县和玉田的牧场群。

本轮原奶上涨周期内在逻辑不同于年:从供给端看,经过-年奶价低位、养殖场亏损、环保政策缩紧后,我国奶牛养殖门槛大幅提高、奶牛存栏量持续下滑,奶牛存栏数量从年的万头下滑至年的万头。

消费端看,在消费升级、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白奶增速更快,白奶的生鲜乳使用量高于酸奶,加速供需不平衡。那么是否会重演年以后加大进口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安信证券判断,此轮奶价上涨周期拉长。由于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以大包粉为原料的乳品消费占比下降,未来乳企倾向于进口液态奶平滑国内奶价上涨,但是运输成本较高,国内外奶价联动性或许没有上一轮那么强。

国盛证券表示,根据历史复盘,奶价温和上涨阶段,行业龙头有望携手减促提价,价格战有望趋缓,龙头盈利能力有望持续释放,业绩弹性凸显。乳业龙头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双升。

天风证券分析师刘畅表示,乳制品行业整体竞争格局呈现进一步优化趋势,预计未来整个乳制品行业中“小而美”与“大而全”将同台共舞。重点推荐:新乳业、燕塘乳业、光明乳业,建议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