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刘子裕
受宏观经济影响,年上半年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呈现弱复苏状态。在行业增速缓慢的背景下,蒙牛乳业(.HK)更进一步,中期营收首次突破亿大关,全品类发力再创多个“第一”,数智化驱动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稳健向新的成绩单。
(图源:蒙牛)
8月30日晚,蒙牛发布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蒙牛的营业收入达到.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1%;实现经营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29.9%;经营利润率持续提升至6.4%,扩张1.1个百分点,实现全面高质量增长。其中,常温特仑苏、蒙牛母品牌牛奶销售引领行业增长,低温连续19年稳居市场份额第一,鲜奶持续高速增长,冰淇淋连续三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对这份成绩单,资本市场给出了积极回应。报告发布后首个交易日(8月31日),蒙牛在港股领涨蓝筹,盘中一度高涨7%,全天收涨至26.40港元。涨势延续到9月,截至9月4日午间休市,蒙牛股价涨至27.40港元,总市值达到.55亿港元。
对此,花旗、瑞银,美银、中金公司等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给予“买入”评级,体现了资本市场对蒙牛业绩逆势上扬及全面高质量增长的认可与信心。
产品结构优化,资本市场反应积极
报告显示,上半年蒙牛整体经营稳健向好,中期营收首次突破亿大关,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7.1%。从业务板块划分看,蒙牛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在多个细分领域取得不同程度的增长。
报告显示,液态奶业务依然是蒙牛最大的王牌,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收.4亿元,同比增加4.9%,占上半年公司总营收比例为81.46%;冰淇淋业务方面,实现营收43.08亿元,同比增加10.37%,占总营收比例为8.43%;奶粉业务上半年营收同比基本持平,为公司营收贡献了18.94亿元;奶酪业务方面,蒙牛与妙可蓝多并表,实现营收22.56亿元,同比大增.94%,占总营收比例为4.41%。
(图源:蒙牛)
这份中期成绩单,对二级市场表现产生了积极影响。报告发布后首个交易日(8月31日),蒙牛在港股领涨蓝筹,盘中一度高涨7%,全天收涨至26.40港元。涨势延续到9月,截至9月4日午间休市,蒙牛股价涨至27.40港元,总市值达到.55亿港元。
自报告发布后,花旗、瑞银、美银、中金公司等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发布研报,对其未来增长给出乐观预测。
其中,花旗银行(Citibank)发布研报称,蒙牛的特仑苏和纯牛奶持续跑赢行业,大白奶市场份额位列第一,上半年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3%,比花旗银行预期高出10%,经营利润率强于预期。花旗认为,蒙牛集团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同比飙升97%至35亿元人民币,很好地支持了其从公开市场回购股票,维持“买入”评级。
瑞银证券(UBS)认为,今年上半年蒙牛收入符合市场预期,但核心息税前利润比市场预期高出约10%-15%。UBS认为这些结果表明蒙牛在结构升级、稳定价盘和规模效应方面仍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将维持“买入”评级。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在高端产品带动结构优化,以及期内原奶价格持续下行带来的成本红利中,蒙牛乳业上半年盈利水平提升明显。中信建投维持“买入”评级,并表示长期看好蒙牛未来增长。
而中金公司则预测,蒙牛乳业有望长期实现收入稳健增长及经营利润率持续改善,下半年内收入有望改善,经营利润率在去年同期较高基数下或维持平稳,全年有望实现50bps的营业利润率提升,维持其“跑赢行业”评级。
价值驱动创新,再创多个“第一”
今年上半年,蒙牛坚持消费者价值驱动的创新,持续打造新产品、升级迭代大单品,叠加品牌营销赋能,不断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今年2月,蒙牛推出中国首款液体蛋白营养补剂迈胜运动蛋白饮,正式进入运动营养领域。由于兼顾功效与口感,低糖、低脂、低乳糖的特点,加上可以守护骨骼健康的功效,迈胜一经上市便迅速成为运动健身人群的“心头好”。
(图源:蒙牛)
同时,迈胜与南开大学共同成立了“南开大学-迈胜营养研究联合实验室”,在运动营养品干预研究、其他营养品临床验证研究等领域展开合作,以打造中国人专属的运动营养解决方案,为未来蒙牛持续开拓营养新赛道积累研发能力。
报告期内,蒙牛旗下大单品“特仑苏”,聚焦“沙漠有机,就是更好有机”品牌主张,引领乳制品行业高端化升级,持续扩大高端奶市场份额领先优势。据悉,这款牛奶以每百毫升4.0克的蛋白质含量,实现有机营养再升级,荣膺中国国际有机产品博览会乳品金奖,这也是特仑苏连续第十次获得行业头部重量级奖项。
基于优越的产品力,特仑苏借势国民级综艺《向往的生活》,以冠名商身份发布沙漠有机牧场新广告《向往的乌兰布和》,让特仑苏沙漠有机奶再次成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