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军伟乳品企业市场活跃度逐渐提升

年的春节因为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变得与众不同。疫情阴影之下,各行业正常运转受到严重影响,乳业行业在疫情之下也受到影响,对乳业线下销售影响有多大?面对饲料、运输等各种成本的增加,又应该有什么措施?乳企是否能快速转型到线上?在转型过程中又面临哪些阻力?因此,《乳业财经》特发起“战疫对话”,在特殊时期,倾听乳品行业代表人物、专业人士的看法和建议,报道有力量的声音,有见解的观点,共同为乳业发展献出微薄之力!侯军伟,上海睿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乳业行业意见领袖,我们与他探讨的主题为:疫情下,乳企转型线上面临的阻力和解决方法。《乳业财经》:您认为现阶段,国内的大部分乳企面临什么问题?侯军伟: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经两月有余,整个乳品行业在疫情期间销售下滑,进入4月份以来,国内市场逐渐“解封”,乳品企业的市场活跃度逐渐提升。但乳业整体市场增长速度下滑严重,特别是区域型乳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有部分企业第一季度销售下滑达到40%以上,这直接影响年度目标的实现。4月初以来,从我的观察看,国内大部分乳品企业都已经进入到正常经营活动中去。但依然面临几个问题:一是市场复苏需要时间,现在做什么?整个疫情期间,大部分乳业销售受到巨大影响,特别是以传统流通渠道为主的企业,渠道不通,销售停滞。当前企业需要抓基础工作,抓基础销量;筹划新品,尽快上新产品。二是在局部市场已经出现替代性消费现象,怎么应对?头部企业的产品替代区域型乳业的产品,在局部终端已经显现。原因是在疫情期头部企业突破困难进行产品的供应,覆盖更多终端,并且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在不断强化。这对于区域乳品企业来说,是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三是大部分企业积极复产复工,但市场动销缓慢,竞争加剧。产品的价格战普遍,而区域型乳业缺乏结构性的产品体系,只能疲于应对,这对今年的整体销售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四是乳品企业普遍进行了线上销售的运作。但很多企业都是因为疫情才开始重视线上,所以目前来看,超过50%的企业线上运作效率很低。《乳业财经》:布局线上要面临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破解?侯军伟:对于大部分乳品企业来说,线上运营面临三个基础性的问题:一是线上运营人员缺乏。很多企业并没有线上运营的经验,而在疫情期间,线下已经无法进行运营,而只能通过临时建立的团队进行线上的运作,由于经验的缺乏,线上运营任重道远。二是线上运营规则不熟悉。无论是平台型电商,还是当前的直播电商,都有自身的“游戏规则”,只有熟悉规则,才能更快的融入线上。三是缺乏适合线上运营的产品。线上的运营并不是把产品搬到线上,而是把销售搬到网上,这就需要有合适的产品,符合线上需求的产品。面对这些问题,乳品企业需要从基础做起,逐步建立专业的运营团队,先从基础型产品做起,逐渐的熟悉规则,建立可持续的线上运营。当然,也有更快的方法,就是寻找专业的代运营公司来做。《乳业财经》:大型乳企和中小型乳企的分水岭会否因为疫情而加速?为什么?侯军伟:近年来,乳品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缺乏明确品牌价值体系的中小型乳企在竞争中已经处于弱势,这次疫情将会拉大大型乳企和中小型乳企的差距。主要原因有几点:1、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是品类思考,品牌决策。即在乳品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首先会考虑购买什么类型的产品,在决定购买的时候,却是通过品牌筛选来做决策的。只有企业的品牌价值符合消费需求,消费者才会选择你。显然,中小型乳企的品牌竞争力正在不断的弱化,所代表的价值也正在被稀释;比如低温巴氏鲜奶,这原来是区域型乳业的领地,但今天的市场上,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都在推出巴氏鲜奶,毫无疑问,乳业巨头的品牌影响力更大,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更大。2、渠道覆盖率决定中小型乳企被加速淘汰。线上线下一体化已经成为乳品销售的基本条件,而现在很多中小型乳企线上销售基本为“0”,线下销售依靠低端产品,缺乏持续竞争力,这将导致中小型乳品企业对消费者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反观大型乳企,在线上已经建立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每年天猫“双十一”,京东“”都是这些企业为主流。毫无疑问,在渠道竞争力方面,中小型乳企的正在被不断的边缘化。3、大型乳企的市场收割行为将会继续。中小型乳企如果没有找到结构性的市场空白机会,其市场竞争力将会进一步的弱化。大型乳企是全方位的进行产品、渠道、推广、价格的覆盖,在各个层面都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而中小型乳企则只能在这种阴影下生存。这次新冠疫情,将会加快乳业间的差距,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乳业财经》:国内乳企通过这次疫情的考验,应该要加强的工作有哪些?为什么?侯军伟:首先要加强的是企业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敏感度。在面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时候,企业作为商业经营体,能否快速的反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面的品牌形象,这关系到企业在消费群体中的品牌影响力。其次是企业的线上运营要加强。很多乳品企业在疫情期间,线下无法销售,线上仓促应对,导致整体销售下滑严重。其原因是:企业缺乏线上运营的经验,临时通过摸索的方式进行,效果必然有限。最后是品牌建设工作要加强。企业的产品可能会被模仿,从而陷入同质化;渠道会被竞品覆盖,从而在终端陷入困境;传播会被更大的传播压制,从而影响企业的传播效果。在如此竞争环境下,只有品牌是企业自己的,通过独特的品牌价值体系挖掘,才能形成差异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乳业财经》:线上是否对品牌要求更高,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品牌影响力?侯军伟:建立品牌影响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依然可以通过系统的方法来实现:第一,要有品牌故事。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传播的速度快,只要你的品牌故事能够打动消费者。比如认养一头牛,品牌的故事是从企业的创始人开始的,在香港买奶粉受限制,下决心做更好的乳制品,于是开始养牛,做最好的牧场,做最好的产品,这一切都是品牌故事的一部分,短短的几年时间,已经成为线上极具影响力的品牌。第二,要有超级单品。要根据品牌的核心价值来开发产品,这样的产品才有根。很多企业的产品都以跟随流行性产品为主,这都不是长久之计。超级单品就是企业能够持续销售,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利润、销量的产品。要通过超级单品的打造,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网红产品虽然能够短期带来销售量,但长期看,并不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比如网红产品“小白袋”纯牛奶,已经沦为低端产品代名词,;但超级单品特仑苏依然是高端产品的代表,并且年年增长。第三,公关第一。互联网品牌的打造一定有公关活动在推动,这里的公关活动是指和消费者建立关系的活动,比如KOL代言,小红书“种草”,粉丝圈传播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公关的范畴。通过各类型活动不断的营造舆论,即建立品牌的好感度,让消费者产生信任。《乳业财经》:最近到处都是直播,直播真的能解决企业的销售痛点或者品牌痛点吗?您对直播怎么看?侯军伟:5G时代来临,直播必然成为常态。在这次疫情期间,直播成为隔离在家的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从而也加快了直播的发展。从长期来看,直播将成为互联网电商的一场革命,这将会为万千消费者带去更便捷、更实时的产品购买信息。对于乳品行业来说,电商直播还没有真正开始。4月1日,网红罗永浩通过直播售卖了安慕希、钟薛高(雪糕)等乳制品,但这都属于尝试性的销售行为,对于品牌商来说,此次销售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品牌“露出”机会才是最重要的。随着网络流量费用的降低,直播将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我非常看好直播。我认为直播就是把线下的促销活动,搬到先上去。只要你开了直播,就会有观众,只要你坚持做直播,就会有粉丝,有粉丝就会有更多的销售机会。但是,我们必须要看清楚直播的内在逻辑。当前的直播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依靠网红的流量和产品低价促销来实现销售,这对于品牌建设的帮助有限。本质上,做直播电商的网红和超市的促销员没有区别,我们要通过直播,把网红和品牌捆绑起来。要让网红成为品牌的信任背书,并以此来进一步传播品牌价值。《乳业财经》:您对乳企的一些诚恳建议?侯军伟:在乳品行业10多年的咨询经历,让我有幸看到各种类型的企业,但真正能够持续发展的,我总结共有三点,权当此次的建议,希望对乳品企业的管理者有所借鉴。第一个是要坚持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乳品是朝阳行业,并且是健康产业,这符合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长期主义的理念是我们要能够耐心做好产品、做好牧场、做好品牌,急功近利是无法获得持续发展的。第二个是要做好品牌规划。乳品行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品牌的竞争。但关于品牌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品牌是虚的,产品才是实的,这都是不懂品牌竞争原理的偏见。产品是品牌实现价值的途径,而品牌是产品溢价能力的基础,品牌和产品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体的。做好品牌规划,挖掘品牌核心价值,才能应对当前的竞争。第三个是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那些快速成长的企业,都是人才辈出。在疫情期间,有些企业裁员,有些企业增加工资,这都会在疫情结束后产生后续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要通过内部挖掘,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侯军伟个人简介:上海睿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乳业品牌营销专家,多家乳业上市公司战略顾问,本土管理与实践创新论坛理事,著有《乳业营销第1书》、《中国乳业营销发展白皮书》、《中国乳业小趋势(-)》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