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卤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冬去春来,卤味再飘香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亚前海证券,汪玲)

1.卤制品销售线下为主,疫情冲击影响显著

我国卤制品行业根据消费场景分为佐餐与休闲类卤制品,前者占据约64%卤制品市场份额(年),且品类与规模发展空间广阔,但当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增速稍慢(-年CAGR约8.1%),代表企业为紫燕食品;休闲卤制品属新兴零食品类,市场份额约占36%,处于快速增长期(-年CAGR约18.2%),以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为代表。当前我国卤制品市场集中度与门槛尚低,年CR4仅4.4%,市占率依次为绝味食品(1.93%)、紫燕食品(0.98%)、煌上煌(0.75%)、周黑鸭(0.74%)。考虑到跨区域规模化企业对比业内小作坊在品牌、产能、渠道、供应链等方面优势明显,未来卤制品市场份额预计向龙头企业进一步集中。

我国卤制品销售以线下门店为主要渠道,年占比约63%,主要模式包括直营与加盟。究其原因,卤制品消费动机中冲动型消费居多,且以下午5-9点下班时间为高峰消费时段,因此产品的即食性、可见性、可触达性对销售额具有较大影响,线下渠道推测将继续维持在销售渠道的主导地位。以绝味食品为例,其年线上销售额占比仅为2.01%,虽较年(0.74%)进步显著,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对我国社零总额及零售、餐饮市场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年期间,我国社零总额分别为41.2/39.2/44.1/39.9万亿元,同比+8.0%/-3.9%/+12.5%/-0.1%,其中商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7.9%/-2.3%/+11.8%/+0.5%,餐饮收入总额分别同比+9.4%/-16.6%/+18.6%/-5.4%,餐饮端较零售端受损更为严重,主要系餐饮较为依赖堂食消费及社会面人员流通,而二者均受到限制。

1)营收方面,主要卤制品企业绝味食品、周黑鸭、紫燕食品、煌上煌在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的年与E年同比增速均以下滑为主,年营收分别同比+2.0%/-31.5%/+7.3%/+15.1%,分别同比-16.4pct/-30.7pct/-14.3pct/+3.5pct;年营收增速预计分别同比+7.5%/-8.5%/+15.2%/-3.7%,预计分别同比-16.6pct/-40.1pct/-3.1pct/+0.3pct。四大卤制品公司中,仅绝味食品与紫燕食品展现出较为稳健的增长势头。

2)归母净利润方面,绝味食品、周黑鸭、紫燕食品、煌上煌在年与E年同比增速同样以下滑居多,年各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2.5%/-62.9%/+45.0%/+28.0%,分别同比-37.5pct/-38.3pct/+2.0pct/-49.8pct;年各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47.0%/-67.0%/-21.5%/-5.1%,分别同比-86.9pct/-.4pct/-12.8pct/+43.7pct,收入端增速下行与成本高企使卤制品头部企业利润承压。

2.海外经验参考:疫后餐饮端回暖迅速,复苏确定性较强

考虑到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隐匿性加大、清零难度及社会防疫成本不断增加,年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首次对防控机制作出较大优化指示,其中包括“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将“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等措施。年12月7日及26日,国务院及国家卫健委出台进一步优化防控“新十条”等相关政策,并宣布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并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此,我国疫情防控迈入历史性新阶段,社会人员流动及企业生产活动逐渐回归正轨。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我国社会运行的重心得以更好聚焦经济发展。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开创性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与“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其中“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或表明年增发消费券可能性加大。同月,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年)》,将“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作为“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第一条。政策面,年我国居民消费已得到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