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海举行第31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仪式,获颁证书的共有2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1家研发中心,总共35家企业(上海西川密封件有限公司被同时认定为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
从投资方的行业看,此次获颁证书的投资方中,来自制造业的有24家,约占70%。其中有7家投资方从事的是上海三大新兴战略性产业,包括4家生物医药企业、3家半导体(信息科技)企业;有3家分别来自于光通信、机床、电气等高端制造行业;有8家来自汽车及零部件、化工、建材等行业;有6家来自于食品、鞋业、卫浴等轻工行业。
来自服务业的有11家,约占30%,有4家投资方来自航运物流行业;信息技术、商贸领域各2家;投资方为金融、餐饮、工业设计领域的企业各1家。
从投资方的能级看,有14家投资方为财富世界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如:财富强企业3家,分别为日本伊藤忠株式会社、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和中国台湾广达电脑。
行业龙头企业有:全球最大的外币兑换公司通济隆、全球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和分销企业之一的昂高化工、世界上最大的软冰淇淋设备、奶浆、蛋筒综合供应商日世、全球最大的乳制品集团之一的恒天然、全球前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李尔公司、世界排名前五的挪威船级社和意大利船级社、世界知名乳制品企业明治、全球知名人工智能计算公司英伟达、世界焊接行业领先企业的林肯电气、世界排名前三的摄像头芯片提供商豪威半导体、国际顶级光学薄膜镀膜设备制造商光驰等。
从总部和研发中心能级看,25家地区总部中,高能级总部占了一半以上,其中4家为亚太区总部、4家为亚洲区总部、5家为大中华区总部。11家研发中心中,有3家为全球研发中心、1家为亚太研发中心。
从区域看,浦东8家,长宁7家,黄浦6家,闵行4家,静安、松江各3家,杨浦、宝山各2家。
年1-10月期间,上海引进外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新设外资项目个,同比增长34.3%;合同外资.98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实到外资.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
其中服务业引资继续增长,科技服务业领涨。服务业实到外资.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占比89.8%。外商投资继续以商务服务业为主,信息服务、商贸、金融服务、房地产四大行业均衡发展的格局持续加强。商务服务业实到外资46.78亿美元,占比接近30%。信息服务、商贸、金融服务、房地产实到外资占比依次为15.9%、11.2%和10.4%、10.2%。科技服务业持续引领增长,继续成为增长最快行业。科技服务业实到外资11.06亿美元,同比增长%。
此外,外资制造业引资能级提升。1-10月,新设制造业外资项目个。实到外资(含增资)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6.9%,占比10%。实到外资超过0万美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1个,从资金流入领域分析,主要分布在电气机械、化工、生物医药、专用设备、汽车零部件和食品制造等行业。高技术制造业实到外资6.19亿美元,占制造业实到外资的比重为38.5%。
一直以来,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是上海利用外资的特色工作和亮点。截至年10月底,上海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家(其中亚太区总部家),研发中心家,上海始终是内地吸引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最多的城市。
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功能也不断拓展,能级不断提升,经济社会贡献不断加大。根据年外商投资企业年报数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不足全市外资企业2%的企业数,贡献了10%的营业收入、17%的利润总额、12%的纳税总额和超过6%的从业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