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18家乳制品上市公司均完成了年三季报的发布。
统计显示,营收方面,五百亿以上的企业有1家(伊利),百亿以上的企业有1家(光明),五十亿以上的企业有2家,14家企业的营收在50亿以下。净利方面。11家乳企出现不同程度的净利下滑,贝因美、皇氏乳业、新乳业、天润乳业4家实现净利的较大涨幅。
另外,蒙牛、中国飞鹤、澳优三家香港上市企业,不强制披露三季报,不属于统计范畴。
对此,中国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一方面是因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乳企所用的原料价格出现了上涨,导致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竞争压力变大,乳企投入的市场费用增多,这对净利润下降产生了一定影响。
贝因美营收领跑增长曲线
在18家乳制品上市公司中,伊利股份、妙可蓝多、贝因美等14家乳企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增长,其中贝因美、妙可蓝多、均瑶健康的营收增幅分别为45.78%、21.78%、20.62%,成为行业中营收增长的“领跑者”。
但从扣非净利润,这一衡量企业真正赚钱能力的指标上来看,不论是头部乳企还是地方乳企,接受住考验的乳企并不多。
作为行业龙头,伊利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0亿元,同比增长10.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81亿元,同比增长0.45%。
“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1月-9月营收为38.29亿元,同比增长21.78%;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增长0.21%。
地方乳企上,麦趣尔于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归母净利润-3.16亿元,上年同期为.2万元,同比下降.56%,扣非净利润-.2万元,同比下降.27%;阳光乳业1-9月营收为4.24亿元,同比减少9.54%;净利润为.83万元,同比减少13.61%;皇氏乳业前三季度实现由亏转盈,净利增长达.2%。
新乳业前三季营收74.8亿元,同比增长12.48%;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21.16%;庄园牧场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77亿元,同比上升5.63%;扣非净利润.7万元,同比下降81.19%。
奶粉企业贝因美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4.17亿元,同比增长45.8%;实现归母净利润万元,同比增长14.2%。贝因美与天润乳业、新乳业,成为今年乳业三季报中,为数不多营利均实现双位数增长的企业。
头部乳企增长放缓,地方乳企“冰火两重天”,综合来看,今年乳企承压前行特征明显。
行业升级,成长性犹存
一方面,从今年部分乳企业绩来看,乳企在成本、疫情等难控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企业发展不免经受阵痛,另一方面,行业升级、全产业链渐成风潮下,乳业亦在不断为未来的发展累积资本。
从目前消费市场来看,奶酪、低温奶等赛道热度不断上升,国民的饮奶意识亦在不断加强,加之国家健康战略的普及效应,有机构直言,今年以来乳制品行业需求不振。但从中长期来看,国内乳制品市场仍有很大空间,行业龙头企业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