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A股食品饮料行业报告板块业绩回

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http://m.39.net/baidianfeng/qzzt/bdfzyyq/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作者:黄锐

文章来源

时代商学院

作者

黄锐

编辑

孙一鸣

食品饮料行业,可谓公募基金的至爱。该行业诞生了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天味业、伊利股份等消费大牛股。

年,食品饮料板块走势如何?原材料端与消费端情况是否改善?哪些个股跑赢板块?企业业绩是否向好?上市公司进行了哪些资本大动作?新晋白马股都有哪些?哪些因素会影响该行业年股价走势?

本报告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食品饮料指数二连涨终结。在连续两年快速上涨后,食品饮料行业指数迎来回调。具体来看,休闲食品、食品加工、调味发酵品板块的跌幅最大。而饮料类行业(白酒、非白酒、饮料乳品)的跌幅则相对较小,营收与净利润也有较大增长。目前,食品饮料板块市盈率依然高于十年均值。

65%老股下跌。只老股中,68只股票下跌,37只股票上涨。上涨的老股中,仅三只股票涨幅超过%。另外,12只新上市的股票无一破发,其中7家涨幅超过%。

三季度业绩向好。根据企业前三季度报告,食品饮料企业营收同比增速均值为20.85%,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值则为17.16%。另外,已发布年度业绩预告的企业中,预告净利润增长的有22家,预告净利润减少的有15家。

IPO数量同比增长3成,13家企业实施定增。食品饮料行业有12家企业登陆A股,同比增长33%。具体来看,休闲食品(申万二级)行业、饮料乳品(申万二级)行业IPO数量依然较多,而食品加工(申万二级)IPO数量增长较快。另外,13家企业实施定增,2家企业发行可转债。

年食品饮料行业或企稳回升。根据发达市场经验,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在长期视角下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年,疫情影响趋缓,PPI涨幅减小,食品饮料行业或企稳回升。另外,在稳字当头的经济工作要求下,食品饮料企业获得资金的难度减小,融资、并购、产能扩建等动作或将加速发生。

目录

一、产业链相关数据

二、市场表现

1.行业:指数终结二连涨,全年收跌6.01%

2.个股:12家新股无一破发,逾6成老股下跌

3.业绩:22家企业年报预增,15家预减

4.融资:IPO数量同比增长3成

三、展望:板块业绩回暖可期

图表目录

图表1:—年国内CPI与PPI走势对比图

图表2:-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图表3:-年国内消费者信心指数

图表4:年各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图表5:9—年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与沪深指数收益率对比(单位:%)

图表6:-年各年末食品饮料行业市盈率情况

图表7:年食品饮料行业下属二级行业情况

图表8:食品饮料行业年涨幅TOP10(不含新股)

图表9:年前三季度食品饮料细分行业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对比情况

图表10:-年食品饮料各二级行业新上市企业数量

图表11:年新股的行业分布情况

图表12:年实施定增的食品饮料行业企业

一、产业链相关数据

国海证券的研报显示,随着大宗原料的上涨,食品企业部分重要原材料、包装材料成本上涨,-年三季度,大豆价格上行54.23%。年,包材价格大幅上涨。截至年11月份,PE(聚丙烯)同比上涨19.19%,瓦楞纸同比上涨14.76%。

Wind数据显示,年1月开始,PPI同比涨幅持续走高,最高达到13.5%,而CPI同比虽略有上涨,但与PPI同比涨幅相比则明显较低,最高仅有2.3%。年10月,CPI与PPI的剪刀差达到12%,是近五年的最高值。

PPI与CPI的剪刀差扩大表明,生产端的物价上涨尚未明显传达到消费端;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速度高于产品售价上升速度,企业面临毛利率下降、净利润承压的局面。

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亿元,环比增长0.5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73个百分点。

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所提升,但消费者信心指数在年则处于震荡下行状态。

年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满意指数、预期指数分别达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年12月,这三只指数分别为.6、.7、.6)。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满意指数、预期指数分别下降到.8、.5、.7。

二、市场表现

1.行业:指数终结二连涨,全年收跌6.01%

Wind数据显示,截至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总计家。其中,属于食品饮料(申万一级)行业的共有家,占比为2.5%。

年,食品饮料(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下跌6.01%,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27位,并跑输沪深指数(5.20%)0.8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年食品饮料行业股价走势较为惨淡,但在此前,该行业的指数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快速上涨。年,食品饮料行业年度涨幅为72.87%,在31个申万行业中排名第二;年,食品饮料行业年度涨幅为84.97%,在31个申万行业中排名第三。

如图表5所示,-年,食品饮料行业(申万)指数均跑赢于沪深指数。

年,食品饮料行业指数经历了较为剧烈的震荡。年一至四季度,该指数的季度涨跌幅分别为-7.88%、+9.19%、-13.00%、+7.40%。

市盈率方面,-年,食品饮料行业指数的年度市盈率平均值为31.17倍。其中,年末,该行业指数的市盈率上升到年以来的最大值53.65倍,大幅偏离上述年份的区间平均值。年末,该行业指数市盈率回落到44.24倍。

从细分行业看,年,食品饮料行业下属6个二级行业对应指数均下跌,跌幅由低到高的行业分别为非白酒、白酒Ⅱ、饮料乳品、休闲食品、食品加工、调味发酵品Ⅱ,对应跌幅分别为-1.40%、-2.58%、-3.30%、-11.69%、-14.52%、-24.27%。

其中,跌幅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调味发酵品、食品加工、休闲食品,其产品都属于大众消费品。

方正证券认为,大众消费品中的调味品、速冻食品、休闲食品系疫情受益产品,相关企业年业绩较好,导致年对比业绩基数较高,增长潜力不足。而年,居民消费能力下降,企业营收承压;原材料成本上涨,企业毛利率承压。上述情况导致企业业绩表现不及预期。

2.个股:12家新股无一破发,逾6成老股下跌

A股食品饮料行业中,剔除年新上市企业,总计有家上市企业。其中,37家企业上涨,占比为35.24%;68家企业下跌,占比为64.76%。

其中,涨幅最高的五家企业分别为舍得酒业、海南椰岛、迎驾贡酒、*ST中葡、梅花生物,涨幅分别为.37%、.49%、.21%、76.21%、72.62%。除梅花生物外,其余四家均为酒类企业。

跌幅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天味食品、泉阳泉、顺鑫农业、中炬高新、惠发食品,跌幅分别为-60.66%、-47.45%、-47.25%、-42.18%、-40.26%。

新股方面,年新上市的12家企业则全部收涨。其中股价涨幅超过一倍的有7家,占比为58.33%,分别为立高食品、盖世食品、东鹏饮料、千味央厨、欢乐家、李子园、味知香,涨幅分别为.47%、.73%、.97%、.53%、.95%、.61%、.46%。

从细分行业看,非白酒行业方面,该行业上市公司共有17家,其中7家年股价收涨,10家收跌。涨幅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海南椰岛、*ST中葡、ST通葡、威龙股份、*ST西发,涨幅分别为.49%、76.21%、64.11%、38.20%、36.39%。

截至年末,该行业市值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百润股份、燕京啤酒、张裕A。与年相比,前五企业相同,但排名略有差异。

白酒行业方面,该行业上市公司共有19家。年,股价收涨的企业有9家,收跌的企业有10家,涨幅排名前三的个股分别为舍得酒业、迎驾贡酒、水井坊,涨幅分别为.37%、.21%、45.72%。

截至年末,白酒行业市值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市值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白酒行业梯次明显,年市值排名前五的也是这五家企业。

饮料乳品行业方面,年涨幅排名前四的都是新上市企业,分别为东鹏饮料(+.97%)、欢乐家(+.95%)、李子园(+.61%)、佳禾食品(+91.38%)。紧随随后的四家则都是老股,分别为承德露露(+56.90%)、麦趣尔(+38.64%)、*ST科迪(+29.21%)、庄园牧场(+25.41%)。

年,该行业市值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伊利股份、养元饮品、妙可蓝多、光明乳业、新乳业,市值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年,新上市的东鹏饮料以亿元的市值跻身前五,排名第二。

休闲食品行业方面,涨幅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立高食品、南侨食品、青岛食品、元祖股份、来伊份,涨幅分别为.47%、97.95%、77.91%、45.64%、21%。其中,前三名为新股。

年末,该行业市值前五名分别为绝味食品、桃李面包、洽洽食品、良品铺子、三只松鼠;年末,新上市企业立高食品以亿元的市值跻身至市值第四名。

食品加工行业方面,涨幅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盖世食品、千味央厨、味知香、春雪食品、华统股份,其中前四名均为新股。这五家企业的涨幅分别为.73%、.53%、.46%、80.51%、65.59%。年与年,该行业市值前五名均是双汇发展、汤臣倍健、安井食品、金达威、三全食品。

调味发酵品Ⅱ行业方面,涨幅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朱老六、梅花生物、安琪酵母、佳隆股份、莲花健康,涨幅分别为94.07%、72.62%、19.26%、8.01%、6.74%。其中,朱老六为年新上市股票。

另外,梅花生物的市值由年末的亿元增加到亿元,跻身该行业市值TOP5。

3.业绩:22家企业年报预增,15家预减

Wind数据显示,A股食品饮料行业上市企业中,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上涨的企业有98家,占比为83.76%;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上涨的企业有74家,占比为63.25%。

分行业看,白酒Ⅱ、饮料乳品、非白酒三个二级行业的营收增长较快,在六个二级行业中排名前三,同比增速均值分别为26.61%、35.64%、24.50%。上述三个行业净利润表现也较好,同比增速均值分别为25.88%、64.62%、21.91%,在六个二级行业中也排名前三。

与此同时,年,上述三个行业指数也较为抗跌,跌幅分别为-2.58%、-3.30%、-1.40%,低于食品饮料行业的整体跌幅(-6.01%)。

截至2月22日,已公布业绩预告的食品饮料上市企业有50家,其中预告净利润增长的有22家;净利润预计增长超过一倍的企业有8家。而预告净利润减少的企业则有15家。

4.融资:IPO数量同比增长3成,13家企业实施定增

IPO融资方面,年,新上市的食品饮料企业有12家,同比增长33%;合计募资81.45亿元,平均募资6.79亿元。

-年,食品饮料行业企业IPO募资额平均值分别为6.38亿元、6.96亿元、6.79亿元,变化不大。但募资总额则分别为44.64亿元、62.61亿元、81.45亿元,呈快速增长态势。

这背后原因则是食品饮料行业新股数量逐年增长。-年,食品饮料行业新股数量分别为7家、9家、12家。

年新上市的食品饮料企业中,首发募资金额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东鹏饮料、立高食品、南侨食品,分别募得资金18.51亿元、11.97亿元、10.79亿元。首发募资金额排名后三位的则分别是盖世食品、朱老六、千味央厨,其首发募资额分别为0.85亿元、2.43亿元、3.34亿元。

从行业看,年以来,休闲食品(申万二级)行业企业IPO数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饮料乳品(申万二级)行业与食品加工(申万二级)行业的IPO数量分别在年、年出现了较快增长。

年的12家新股中,属于预加工食品(申万三级)行业的企业最多,共有4家,分别为春雪食品、盖世食品、千味央厨、味知香。另外,属于软饮料(申万三级行业)与烘培食品(申万三级行业)的企业也各有3家。

定增融资方面,年,共有13家食品饮料行业企业实施定增。实际募资净额平均为24.65亿元,发行折价率平均为12.54%。

其中,实际募资净额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伊利股份、古井贡酒、涪陵榨菜,实际募资净额分别为.41亿元、49.54亿元、32.80亿元。

另外,实际募资净额最低的定增项目由惠发食品实施,该定增总计募得万元,其中发行费用总计1万元,企业最终实际募资万元。该定增项目也是年A股资本市场实际募资净额最低的定增项目。

发债融资方面,年,仅2家企业百润股份和仙乐健康发行可转债。这两家企业可转债发行规模分别为11.28亿元、10.25亿元。

其中,百润股份的主营业务为香精香料和预调鸡尾酒,该公司拥有品牌“百润”与“RIO(锐澳)”。本次发行可转债所募集的资金主要被用于麦芽威士忌陈酿熟成项目。

仙乐健康的主要业务则为营养保健食品的研发与生产,本次发行可转债所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生产基地扩产、研发中心建设、数字信息化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三、展望:板块业绩回暖可期

回顾年,消费疲软,原材料价格上涨,食品饮料企业业绩不达市场预期,导致行业个股普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业内专家表示,在宏观政策持续向稳增长方向调整的大背景下,宽信用会继续保持。在此情况下,乳制品企业、酒类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增强,兼并重组或将提速,建设项目也能提前上马,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上升。

展望,随着PPI同比增速下行,成本压力逐步向下游传导,食品饮料行业企业的净利润压力将缓解。而且,随着疫情对消费的负面影响逐步消退,居民购买能力恢复,对食品饮料等日常消费品需求增加,食品饮料行业的业绩有较大可能增长,带动其股价上升。

此外,华西证券研报显示,0年以来,发达市场的日常消费品指数、非日常消费品指数的长期走势,明显强于发达市场整体走势。根据发达市场经验,食品饮料企业有较大可能在中长期未来保持业绩的持续增长,且增长空间可观。

长期来看,白酒、啤酒、休闲食品行业的高端化趋势将持续,为企业带来营收增长空间。同时,消费升级将产生消费品新赛道,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成长机会。

(全文字)

参考资料

《调味品行业专题报告:提价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定量测算》.未来智库,-11-13

《11.13:天猫发布双十一酒类战报》.微酒世纪,-11-13

《食品加工行业周报: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