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牛唐山发布

缺铜会得白癜风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30909/4253317.html

▼▼▼

4月23日—25日

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

河北省第三届国际奶业博览会

将在唐山举行

其间

唐山实施奶业振兴的经验和做法将被推广

网络配图

唐山与其他具有丰厚草原资源、气候环境十分优越、适宜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地区相比并不占绝对优势。

但我市没有把奶业发展视为“可有可无”、“小打小闹”、“无足轻重”的弱势产业,而是坚持“无中生有、有中做大、大中做强、强中做优、优中做精”的原则,借助于本地区农作物品种较为齐全,秸秆和拉秧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打造全国最大的牛奶生产基地,把发展“绿色奶业”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截至年底,唐山现有奶牛场家,其中拥有千头存栏量的46家,建成现代化智能奶牛场家,奶牛存栏量为25.1万头,牛奶总产量达到.1万吨,奶牛存栏量和产奶量居河北省“双第一”;吸引蒙牛、伊利、三元、君乐宝等国内多家知名品牌的奶制品加工企业汇聚唐山,全市现有奶制品加工企业6家,日处理鲜奶能力多吨,生产加工的奶制品有40多种,除满足当地消费以外,还畅销30多个省市区,年销量在80万吨以上,奶业和奶制品总产值达到亿元以上,占全市一产总产值的15%;唐山从事奶业人员已达到人,每人年均收入可达4.2万元以上,扩大了农民“家门口”就业空间,唐山已成为“奶业生产强市”,唐山奶业已成为富民的一个重要门路。

网络配图

为把发展“绿色奶业”作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唐山市委、市政府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搞好科学规划,专门成立了“奶业振兴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下发了《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年—年)》,并把奶业发展纳入专项考核和全市重点工作大督查内容,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系列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

严格按规划设计稳步推进,因地制宜优化奶业生产布局,把多年具有饲养奶牛基础的滦南、丰润、丰南、滦州、玉田、迁安、汉沽等县(市区)精心打造成奶牛优势产区,发挥其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推动全市建成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环境好、生态美的绿色生鲜乳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

网络配图

二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智能牧场建设。自年河北省实施智能牧场项目建设以来,我市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投入资金1.2亿元,对家牧场实施智能项目建设,实现了奶牛发情提示、挤奶自动计量、奶量自动读取、TMR混合自动检测、环境自动监测,全面提升了奶牛养殖科技水平。

目前,全市牧场智能化、信息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奶牛品种的改良和繁育,实现了“当地繁育”和“外地引进”的有机结合,建起了本地公牛站和公牛遗传评定及后裔测定体系,配备了专职兽医技术人员多名,专职配种人员多名,全市泌乳牛群比率达到53%以上,奶牛优良品种普及率达到%,成年母牛平均单产鲜奶9吨以上。

网络配图

三是探索种养结合新模式,确保奶牛生产稳步发展。我市彻底改革“粗放经营”做法,全面实行“以养定种、以种促养、农牧结合、两业兴旺、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大力实施“粮改饲”项目,适度调整玉米种植结构,推行“订单种植”,合理规划布局玉米和饲草料种植面积。

年,市政府专门制定印发了《唐山市农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年—年)》,将发展玉米秸秆青储列为一项重要调整结构内容,为养牛生产提供充足的优质饲料。

年以来,全市共完成“粮改饲”面积8.3万公顷,全株玉米青储量达到多万吨,财政投入补贴资金1.55亿元。

鼓励养殖龙头企业、大型养殖场、家庭农场与玉米种植合作社(农户)直接对接,签订收购订单合同,确保生产出来的饲草料销得出、用得掉、收益好,并全程实行机械化服务。

对构树和其他优质牧草种植试点,每吨给以60元的财政补贴。

为了加大奶牛生产扶持力度,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千方百计筹措专项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仅年就拨付奶业振兴资金万元,有力促进了奶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网络配图

四是坚持生态环保理念,实行粪污资源综合利用。认真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推进“生态养牛场”和疫情防控建设,截至年底,全市所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了%。

建立健全了奶牛疫病免疫监测、检疫监管、无害化处理和应急处置等措施及奶牛调运审批和隔离观察制度,确保养殖场生物健康安全。

网络配图

五是强化质量价格监管,维护城乡市场秩序。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我市制定了《生鲜乳购销合同示范文本》,要求各乳企与生鲜乳收购站全部签订3年以上购销合同,严格执行生鲜乳收购参考价格,防止出现侵害消费者利益的“乱涨价”行为和“垄断市场”行为发生。

同时,充分发挥市畜牧水产品中心第三方仲裁检测的把关作用,防止乳企无故限收和拒收生鲜乳,全力打造公正公开、交易公平的市场环境。

年以来,通过第三方仲裁案件4起,为奶农减少经济损失40多万元。

为了保证乳制品质量,让百姓喝上“放心奶”、吃上“放心乳制品”,我市坚持依法管理,一丝不苟地执行《食品安全法》,坚决把住“病从口入”关,确保舌尖安全。

建立了以市食品药品质量检测中心为依托、县级农产品质监站为基础的生鲜乳检测监管体系和网络平台,安装了生鲜乳运输车GPS定位系统,可以时时监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示和督促市(县区)对不合格生鲜乳依法依规快速处置,认真落实追溯机制,严把奶源质量安全关,并依据《唐山市维护生鲜乳收购秩序、保障乳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查处无证奶站、无证奶车、无合同收购、违反合同交售、收购散奶、超范围收奶等违规违法行为。

据统计,年以来,全市共组织抽查生鲜乳收购站点个(次)、生鲜乳运输车辆(次)、抽检奶样批次,合格率达到%。

唐山奶业能成为乡村振兴一大支柱产业,分管我市“三农”工作的副市长张月仙颇有感慨:“唐山奶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兴旺发达、蒸蒸日上,主要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各县(市区)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带头狠抓、全力支持的结果,也是生产厂家和广大奶农共同努力、艰苦创业取得的丰硕成果!”

编辑:庄庄校对:腓腓

责编:范丽娜监制:宋威李茹

-END-

唐山发布(tangshanpress)

综合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上图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