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吃饱穿暖的同时也愈发注重身体健康问题。很多人都知道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适当饮用可以帮助补充钙、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对于有青少年和老年人来说,喝牛奶是补钙的首选方式之一。
家住北京的王大爷今年68岁,退休后的他一直在家帮忙照看自己的孙子,孙子上学时王大爷就喜欢到小区的公园和其他大爷大妈一起锻炼、聊天。最近两天王大爷所住小区附近的超市的牛奶搞促销活动,经常到小区宣传推广。
他心想着自己的孙子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就趁着超市做活动买了两箱,打算拿回家给孙子补充营养。但是当邻居李大爷看到王大爷拿的牛奶后赶忙告诉他说:“我看报纸上专家说,‘喝牛奶可能会导致前列腺癌’,你不知道吗?”王大爷听后觉得不可思议,并告诉他从未听到过这种消息。
李大爷一心想要给王大爷解释明白,便回家找到了当时的报纸拿给他看,王大爷看后也和李大爷一样非常认同专家的研究数据,认为牛奶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坚决不再给孙子饮用牛奶。
牛奶真的会提高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吗?
美国洛马林达大学在《美国骨病协会杂志》上发布了一篇关于乳制品与前列腺之间关系的实验数据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男性摄入较多乳制品会提高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甚至可将病发率提高7%-78%不等。
并且,实验中还得出前列腺癌病发率的增高与非乳制品钙元素的摄入量并无直接关系的结论,也就说明是乳制品食物中钙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提高了前列腺癌的病发。
研究人员对北美地区3万名男性超过长达8年的跟踪调查,实验期间严密记录志愿者们的饮食摄入量等来观察他们的身体变化。调查发现每天乳制品摄入约g的男性相比每天摄入量约21g的男性患前列腺风险增加了27%;比长期乳制品摄入的男性患前列腺的风险增加了63%。
而且,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研究人员特地将志愿者们食用的乳制品分为全脂、减脂、脱脂三种类型进行对照实验,可是结果显示其牛奶种类对数据结果影响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研究发现,男性过多饮用乳制品导致前列腺癌病发率增高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性激素含量较高,这是因为70%以上的泌乳奶牛是怀孕的,而前列腺癌是一种激素反应性癌症,长期过量摄入变会提高其癌症的发生。
除此之外,报告中还指出男性过多食用乳制品或其他动物蛋白的摄入会导致体内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升高,这种激素同样会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那么人们在生活中是否可以继续饮用牛奶呢?
人们是否可以继续饮用牛奶?
其实中国居民无需过度担心,因为各个国家的饮食习惯不同也会影响试验的数据结果。根据营养膳食调查显示,美国等西方国家十分喜爱黄油等乳制品,长时间大量食用可能会导致部分男性体内激素过多,增加了前列腺癌的病发。
而调查显示我国食用的乳制品主要以牛奶为主,并且我国不存在牛奶摄入过量的问题,反而人均乳制品摄入量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饮用量。
为此我国版最近发布的新指南中特地强调了牛奶的摄入量,将版g/天,提高到了-g/天。那么膳食指南为什么要这么注重牛奶的摄入量呢?饮用牛奶可以给人体带来哪些好处?
首先,牛奶可以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对于经常熬夜失眠的年轻人来说,长时间睡眠不足往往会导致他们出现身体乏力、记忆力降低、食物下降等症状,使其处于亚健康状态。
而每天一杯可以有效帮助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牛奶中含有一种色氨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促进5羟色胺的分泌,5羟色胺在体内转化为褪黑素,具有一定的催眠、镇静的作用。
其次,牛奶可以帮助保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钙元素是人体内含量较多的无机元素之一,约占人体体重的1.5%-2.2%,体内约98%的钙元素储存在牙齿、骨骼等部位,其他2%分布于细胞等各个部位。
根据研究发现奶制品中富含钙元素,每ml牛奶中可以提取出mg钙元素,所以最新膳食指南建议居民每天饮用ml以上的牛奶,它可以帮助促进未成年儿童的骨骼发育和降低成年人骨质疏松的病发率。
而且,适当饮用牛奶还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发。很多人都知道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铁、铜、卵磷脂、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适当饮用会帮助提高人们的免疫力,避免身体疾病的发生。
根据《柳叶刀》杂志发布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来看,每天摄入ml以上的牛奶会大大降低人们的死亡风险,也将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24%。
然后,牛奶性质温和,适当饮用可以帮助养胃部,特别是对于一些胃酸分泌紊乱、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来说,会对病症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经常对于部分饮食不规律的人来说,经常喝牛奶可以帮助养胃,预防幽门螺杆菌等。
除此之外,适当饮用牛奶还可以帮助起到保养皮肤的作用。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乳清物质可以帮助抑制黑色素的产生,帮助改善皮肤光泽,减少皱纹的出现,对于爱美人士来说每天饮用一杯牛奶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人们饮用牛奶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饮用牛奶时需要注意什么?
1、避免过量饮用
虽然喝牛奶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益处,但是生活中也要控制饮用量,不要将牛奶当水喝。因为牛奶中脂肪含量较高,如果摄入过多极有可能会造成能量过剩,加重体内肾脏等排泄器官的负担。
而且,根据美国哈弗大学的数据调查显示,过量动物性蛋白进入体内会导致人体血液出现酸性反应,从而出现身体中的钙元素会帮助平衡酸性血液。
也就出现了喝牛奶越多,钙元素流失越多的现象。并且文章开头的试验也得出过量饮用牛奶可能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所以生活中人们要控制牛奶摄入量,将每日摄入控制在-ml。
2、避光储存
现在超市中很多牛奶都使用透明的包装袋进行分装,可以让顾客直接看到牛奶的颜色,给消费者一种新鲜、健康的感觉,但其实医学角度并不建议购买透明袋装的牛奶。
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核黄素、卟啉等对光敏感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光照情况下会产生活性氧,一旦活性氧与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发生反应时就会产生多种酮类、醛类、二甲基二化硫化合物,大大影响牛奶的风味。并且牛奶中的乳糖等物质在光照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酵化,导致牛奶变质。
3、避免用牛奶服用药物
很多人患者认为牛奶营养成分高,想着用牛奶服用药物会身体有益,其实这些想法并不正确。因为根据临床试验研究发现,牛奶与很多药物同服会出现不良的化学反应,这是因为牛奶中好友较多的钙、磷、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等无机盐类物质容易与药物发生反应。
使在药物表面生成难以溶解的盐类或稳定的络合物,不仅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还会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建议人们在在用药前后2小时内不建议饮用牛奶。
4、避免高温加热
生活中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饮用凉牛奶会影响肠胃健康就将牛奶加热,其实这样的做法会导致牛奶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高温情况下遭到破化,大大降低了牛奶的营养价值,所以建议人们在加热牛奶时注意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避免加热温度过高。
总结:
很多人都听说过“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牛奶中含有的大量营养元素可以帮助人们增强体质。而牛奶致癌的研究数据也是因为国外某些国家摄入乳制品量过多而导致的,此项调查结论并不适用于我国。
因为在年我国城市地区人均牛奶摄入量只达到了版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的18%,在一些偏远地区的牛奶摄入量更低。所以人们可以每天或定期适当摄入牛奶,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
参考文献:
牛奶还能继续喝吗?专家为你答疑解惑,光明网,-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