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益生菌行业概况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其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从而产生有利于宿主健康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维护消化系统健康,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特性:
益生菌健康功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益生菌这一概念愈发深入人心,其功能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随着消费升级的推进,益生菌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为中国食品工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益生菌具体产品及其功能特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年全球益生菌补充剂收入61亿美元(亿元),同比增长7.5%,5年复合收入增速在9.2%,进入稳步增长期。从国家分布看,美国是益生菌补充剂最大消费市场占比36.93%。其次是中国9.97%、日本7.61%、英国0.6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国内益生菌补充剂市场来看,年中国益生菌补充剂市场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18%,5年复合收入增速21%。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益生菌批文的审批时间周期长加之审批难度大,造就批文的稀缺性。据统计,年中国益生菌蓝帽子批文仅94个,其中粉剂为主约52个。年1月13日汤臣Life-space益生菌粉剂获保健食品批文,为在汤臣优势药店渠道铺货、销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益生菌细化应用方面,除保健品外,益生菌在不同食品饮料品类中均有应用。据统计,益生菌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相对较多,约占全球益生菌产品发布的66%;其次,益生菌被广泛应用于婴幼儿产品;此外,益生菌在软饮、运动营养、烘焙等方面的应用也相对较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中国益生菌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的益生菌产业起步较晚,而且由于一株成熟的商业菌株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及成熟的技术,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较低。国内益生菌原料占有方面,美国杜邦(50%)与丹麦科汉森
(35%)两家公司是占比最大的2家公司,其余厂商占国内整体原料市场15%[5]。在国内厂商中,年产能及产值在千万规模以上的公司主要有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一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国内厂家除了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菌株的研究,其余基本在年后建立相关研究。虽然国内益生菌产业开发起步较晚,但仍旧在菌株的专利申请及开发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如昂立的ONLLY品牌(植物乳杆菌LP-ONLLY、嗜酸乳杆菌LA11-ONLLY、长双歧杆菌BL88-ONLLY)等。在益生菌下游产品应用方面,乳制品仍旧是益生菌应用的主要领域。雀巢、伊利、蒙牛等大型企业推出益生菌奶粉、酸奶、乳饮料等产品,如雀巢超级能恩系列、伊利每益添等。同时,益生菌功能性食品将成为益生菌产业热门及重要领域。除了一些普通食品及功能食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