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源自电影《美食总动员》
作者:田巧云
编辑:葛伟炜
“从百亿到千亿,到底有多远?”
有一种食物,一说起它,不少人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老鼠,这就是奶酪。
这种奇怪的联想,大概源于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足见其影响的持久和深远。
电视上,老鼠杰瑞(Jerry)最喜欢的食物就是奶酪,那是一种三角形且带着气孔的奶酪,这个形象最终成为真实世界里奶酪的经典符号。
事实上,包括老鼠在内的动物们并不怎么喜欢奶酪,奶酪是人类最喜欢的乳制品之一。此外,奶酪也不只限于硬质的三角形,圆的、方的不一而足。
在西方,食用奶酪和饮用牛奶一样普遍。根据欧睿数据显示,全球奶酪市场规模约为亿美元(约合亿元人民币),占全球乳制品行业销售额的24.7%,是仅次于液奶(27%)的乳制品第二大品类。
相比之下,绝大多数中国人对奶酪的认知较晚,国内食用奶酪的传统主要存在于内蒙古、新疆以及云南等区域。在人均奶酪消费量上,年美国为10.4公斤,日本为1.8公斤,中国仅为0.18公斤。
随着法国品牌百吉福将奶酪棒这种更亲民的乳制品,以零食的形式带入中国,奶酪才逐渐进入一线城市消费者的视线。而直到近几年,奶酪才真正算得上是流行了起来。
前不久,博士战略咨询发布的《从百亿到千亿,奶酪搅动中国乳制品市场——中国奶酪市场报告》预测,中国奶酪市场规模将在年突破亿元。
小小的奶酪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市场想象力?在新国标的影响下,中国奶酪市场又会有怎样的分化趋势?
巧妙的切入
芝士、乳酪、干酪、起士、起司……没错,这些不同的名称其实都是同一种食物——奶酪。在中国,如果按照现行的食品规范,奶酪的学名应该叫干酪。
作为消费者,我们没必要知道硬知识,但关于奶酪到底是什么,它有怎样的特点,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因为说不准哪天,你的孩子就会缠着你买奶酪,毕竟目前国内奶酪的主力消费群体就是儿童。
儿童奶酪,新零售商业评论摄
行业里素有“十斤奶一斤酪”的说法,奶酪甚至被称为“奶黄金”,其营养价值不言而喻。但其实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奶酪主要分为两大类:原制干酪和再制干酪。
原制干酪又叫天然奶酪,是指完全由牛奶制成的奶酪。文章开头提到的杰瑞喜欢的奶酪其实就是原制奶酪,这类奶酪通常偏硬,口感不太好,但营养价值很高。
而在超市里销售的绝大多数奶酪比如奶酪棒都是再制干酪,它们以原制干酪为原料,通过发酵、凝乳、干燥、熟化等工艺加工而成。一方面口感变得更好,另一方面也有成本的考量。
中国幅员辽阔,中餐菜系十分多元,奶酪却很难与中餐相结合,这使得我国除少数地区以外,大部分人没有食用奶酪的传统和习惯。
但是,随着消费的逐步分级,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足以分化出一个不小的奶酪市场规模,加上同属亚洲的日本奶酪行业的成长轨迹近在眼前,这就为中国的奶酪行业投射出极强的市场想象力。
年,法国Savencia集团在天津成立邦士(天津)食品有限公司,将旗下的知名品牌“百吉福”儿童奶酪棒带入中国市场。如今,百吉福在中国的产品已形成儿童、餐饮、家庭、年轻人四大系列。
“奶酪棒的外形很可爱,而且经过改良后的口感更符合孩子的需求,从这个角度让消费接受奶酪蛮讨巧的。”博士战略咨询创始人洪寅义向新零售商业评论分析称,这个做法并不陌生,咖啡最早进入中国市场也并非通过美式咖啡,而是由雀巢的“咖啡和伴侣”实现的。
妙可蓝多的创始人柴琇也看到了乳制品行业从液奶到奶粉再到奶酪的发展路径,年,妙可蓝多奶酪棒诞生。
比百吉福更厉害的是,妙可蓝多抓住了IP授权的机遇,通过卡通片“汪汪队立大功”这个IP快速“打入”儿童内部。时至今日,虽然妙可蓝多奶酪棒仍被指模仿了百吉福,但在营销方式上,中国人显然更懂中国人。
图源妙可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