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利入局驼乳粉,沙漠白金市场含金量

继收购澳优持续深耕羊奶粉后,“亚洲第一乳企”伊利再次加码小众奶,官宣推出沙漠有机全脂驼乳粉。这是其首款以“伊利”母品牌命名的全脂驼乳粉,也代表着伊利向高端成人奶粉市场继续发力。

那么,面对与冲刺全球第一乳企、国内奶粉行业第一的伊利来说,入局骆乳粉究竟会成为其奶粉市场规模扩张的加速器还是“绊脚石”呢?

一、成人奶粉,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从市场趋势来看,当下驼乳粉所在的成人奶粉市场极具潜力。

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所造就成人奶粉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与潜力,根据全国老龄工委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年中国老奶奶人口数量将达4.8亿,消费潜力将增长到万亿,占GDP比例将达33%,这将为成人奶粉带来更大的市场前景。

另一方面是这使得婴配粉行业走向了“存量时代”,竞争持续加剧,成人粉自然成了各大乳业新突破口。自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连续第5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卫生健康委官方公布数据,年全年出生人口2万人,较上一年减少万。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蒙牛、伊利、光明、飞鹤等多家头部乳企更是纷纷谈论起了与老年营养相关的生意。并且,在年,飞鹤成人粉业务增长29%,蒙牛雅士利中老年奶粉品牌“悠瑞”净收入增幅达%,伊利成人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同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位居市场第一。

可见,成人奶粉已经成为各大乳业奶粉业务的“新增长曲线”。虽然成人奶粉或者小众奶市场都极具潜力值,但无论是成人奶粉还是骆乳粉的潜力天花板仍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也将成为伊利进军骆乳粉的“绊脚石”。

一是成人奶粉与婴幼儿奶粉有着“需求”上本质区别,婴配粉几乎是新生儿的必需品,每年新生儿数量约等于市场规模。然而,成人奶粉却并非中老年人的必需品,根据尼尔森报告数据,年中老年奶粉品类的居民渗透率约为14.6%。

可见,当下成人奶粉基于消费者痛点的市场教育认知仍不够,如若想要保持市场增量需要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进行市场认知教育。当然,这也代表着市场存在着大量的潜在消费者,看能否被品牌所转化。

二是成人奶粉市场趋于同质化与低端化。虽然当下入局品牌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产品仍旧在高钙、低脂、增添营养元素上来回徘徊。那么,未来细分健康需求下的专业化产品将成为各大乳业的新突破点。

并且,同品牌的婴幼儿系类与成人系类价格差距较大。以佳贝艾特举例,京东上悦白幼儿配方羊奶粉3段g日常活动价格为元/罐,成人款的营嘉高钙富硒羊奶粉g日常活动价为元/罐,相近的价格下克重足足相差了一倍。

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伊利在深耕牛奶粉、羊奶粉后,选择布局骆乳粉。寻根索源,骆乳粉与成人奶粉市场中的牛羊奶粉产生“差异性”,避免同质化。

二是据年发布在《中国乳业》期刊的《全球及中国骆驼乳制品的经济与市场分析》数据,我国原料骆驼奶是原料牛奶价格的10倍左右。骆乳粉的稀缺性、高成本自然造就高价格与更高端的形象,正如同为成人奶粉的全脂驼乳粉,京东伊利奶粉旗舰店售价元/g,换算下来为佳贝艾特营嘉羊奶粉价格的13倍。

二、入局“第一关”,如何清除“驼乳骗局”的阴霾?

驼奶粉固然能够带领伊利成人奶粉走向暂时差异性与高端化,但开辟一个细分新市场自然难度不小,而且是一个有“前科”的细分小众奶市场。

对于部分中老年人群体来说驼乳粉并不陌生,早在年其凭借着商家能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等“包治百病”的营销在中老年群体中风头正盛,使得无数中老年人成为无良商家的“韭菜”。此外,在去年3.15中已经有媒体揭露骆驼奶成分掺假,还有媒体报道了一些组织利用骆驼奶粉进行违法传销或涉嫌诈骗。

以至于骆驼奶营养更好、降血糖等宣传点,近期“中国科协官方微博”的“

科普中国”还发布视频介绍,从营养分析来看,骆驼奶的成分和平时喝的牛奶差不多,虽然蛋白质等个别营养元素含量有差异,但总体看差异可忽略不计。至于骆驼奶比母乳还好、更适合宝宝,则“完全是忽悠了。”其实,早在年人民网曾转载科技日报一篇名为《骆驼奶能降血糖、更有营养?专家提醒:高价骆驼奶还有很多“不确定”》其中提及,骆驼奶与普通牛奶相比营养差异并不大。

伴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官方科普力度加大,使得驼奶粉在部分人眼中成了“骗局”、“虚假宣传”、“坑钱”的代名词。那么,一旦伴随着“负面”标签所形成,骆奶行业劣币商家所造就的“首因效应”就需要伊利这些良币后来者所打破。

那么,对于伊利们来说就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利用信息偏差,以“打擦边球”的方式、利用骆乳粉市场准则条例的空缺踩在前者劣币所造就骆乳粉“优点”的肩膀上进行扩张;二是自身“实事求是”去寻找新的卖点,来填补骆乳粉与牛羊奶粉动辄十倍的差价。

不过,面对着驼奶粉比较于牛奶粉、羊奶粉相似的营养成分、未能被证实的降血糖、与羊奶粉、A2牛奶同样的低敏性,伊利、蒙牛等厂家们又该以怎么样的故事去营造新卖点呢?又或者伊利仅仅是“战略性掠地”,先站下这个品类、宣发所塑造成的差异性、高端化品牌形象就已足够了。

三、“以小博大”的代工厂模式,恐存反噬主品牌风险?

古语所云:“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身为“亚洲第一乳企”伊利更理所应该明白把风险把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然而,此次伊利入局驼乳粉却抛开了自有工厂,选择了代加工模式。

并不是说代工模式不好,对于发展初期、资金不充沛的小品牌来说,代工模式可以让这些品牌更轻资产的“以小博大”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对于已经有着强大品牌力的企业来说,比风险交于“外人”手上,与天天在自己脖子上架把刀无异。

毕竟,在各行各业中代工厂产品被检出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由于通常代工厂知名度不高,代工品牌所受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