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征求意见稿:短保低温乳制品拟额外标注食用期限征求意见稿显示,自年10月1日起,生产需冷藏保存且保质期不长于14天的巴氏杀菌乳、保质期不长于30天的发酵乳,在现有标注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的基础上,在包装标签上增加标注“请于XXXX年XX月XX日前食(饮)用”,即食用期限提示。这意味着上述征求意见稿一旦正式实施后,多数低温酸奶和所有短保巴氏奶都将在产品外包装显著位置额外标注食用限期提示。02
提示性标注帮助消费者区分巴氏奶、超巴奶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监管部门之所以率先要求低温乳品标注食用期限提示,主要在于很多消费者无法明确区分常温奶、巴氏奶、超巴奶,此举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及产品选择权的同时,更有助于市场及消费者区分短保(传统)巴氏奶、超过正常巴氏杀菌工艺的乳制品(即“超巴奶”)。
那么从定义来看,什么是巴氏奶?
根据国标《巴氏杀菌乳》(GB-)显示,巴氏杀菌乳指的是:
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
从产品包装上体现的名称标注为:鲜牛(羊)奶、鲜牛(羊)乳等;
从贮存条件来讲:通常要在0℃-6℃下冷藏,保质期只有几天时间。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解释巴氏杀菌技术的时候表示,“巴氏杀菌通常采用63-66℃保持30分钟,或者72-75℃保持15-20秒或-℃超巴氏保持2-4秒的杀菌。”
可以看出,超巴氏杀菌工艺技术其实是巴氏杀菌技术的一种。
而巴氏杀菌乳由于灭菌温度低、营养相对全面,不能将微生物完全杀死,会随着温度升高继续繁殖,因此它需要冷藏,且保质期短,这对奶源地与市场端的距离要求较高,有的巴氏杀菌乳一上到商超货架,它就马上要成为临期产品了。
同时,记者了解到,目前商超里标称“巴氏杀菌乳”的乳制品保质期主要有两种:
一是4-7天的短保产品;
二是15天左右的长保产品。
但是并不能单一地从保质期判断产品是巴氏杀菌乳还是超巴奶。
比如,保质期同样为15天,蒙牛的高端鲜奶品牌“每日鲜语”和伊利“金典鲜牛奶”标注的产品类型是“巴氏杀菌乳”,而光明的明星超巴奶产品“新鲜牧场”则是标注“高温杀菌乳”。
相较于巴氏奶,超巴奶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90℃左右5秒杀菌并瞬时降温,这种产品保质期为14-30天;
二是最高达℃的温度2秒杀菌,保质期一般可延长至45-60天。
但是,目前没有国家标准对ESL超巴工艺进行明确的定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年2月发布的《关于修订公布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的公告》表示,有关国标正式发布前可按经备案的企业标准生产高温杀菌乳产品。比如前文提到的光明的“新鲜牧场”就采用的是企业标准。
市场和消费者如何区分巴氏奶、超巴氏奶?
第一:看品名或者产品类型。巴氏杀菌乳产品会明确标注“XX巴氏杀菌乳”;
第二:看保质期。保质期虽然不是绝对的参考因素,但是目前来看,结合品名,保质期在14天内的,大概率是巴氏杀菌乳产品;
第三:看产品标准号。巴氏杀菌乳的产品标准号是:GB,即它的标准是GB-。
如果该国家意见稿通过后执行,那么这意味着巴氏杀菌乳的产品以及保质期在30天以内的发酵乳、酸奶产品除了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外,还将标注食用期限。这将巴氏奶产品和超巴氏奶产品进行了一个明显的区隔。
此举有利于营造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同时由于超巴氏奶的价格一般来讲比巴氏奶要低,此举将从市场层面上让大家对产品有一个明确的、深入的认识,有助于低温奶市场的良性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