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信食品乳制品乳业新周期,推荐伊利股

北京著名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39620.html

核心观点

■乳业进入新一轮原奶上涨新周期,本轮原奶上涨周期内在逻辑与上一轮有所不同,体现在消费结构、龙头乳企竞争力等方面。结构:白奶与中高端酸奶占比提升,未来超巴成为重要增量。不同于年以前,年以后白奶规模增速超过乳饮料,白奶成为乳制品规模增长的主要引擎;酸奶中,中高端占比持续提升;此次疫情下,具有刚需特征的白奶消费需求旺盛,长保质期低温奶成为重要增量;综上因素造成国内乳制品生产对生鲜乳更强的依赖,加上奶价波动、国内原奶成本持续提升,推动乳制品龙头企业加速上游资源占有。例如年以来,伊利通过子公司要约收购中地乳业,通过优然牧业收购恒天然在应县和玉田的牧场群。

■奶价:此轮周期供需共振,可持续性更强。

年:饲料成本大幅提升,养殖场亏损,加速退出,加上口蹄疫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国内原奶产量年下降5.5%;新西兰干旱导致年牛奶产量下降1.8%,中国进口奶源受限。需求维持稳定增长,供给驱动奶价大幅上行。

此轮周期不同于年:在消费升级、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白奶增速更快,白奶的生鲜乳使用量高于酸奶,加速供需不平衡,奶价大幅提升;养殖场进入门槛高,集中度提升,补栏理性,拉长周期。同时由于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以大包粉为原料的乳品消费占比下降,未来乳企倾向于进口液态奶平滑国内奶价上涨,但是运输成本较高,国内外奶价联动性或许没有上一轮那么强,奶价高位维持时间长。

■复盘年:伊利直接提价,盈利弹性显现。年奶价大幅上涨,伊利在年下半年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销售费用率同步缩减(公司年年报:持续进行“提高费用使用效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双提活动”),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年毛利率同比下降2.0pct,但随着原材料价格下行,提价效应显现,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增3.87pct;反映到收入/净利润增速端,/14年收入增速13.78%/12.94%,净利润增85.61%/30.03%。

■伊利:奶价上行、促销放缓,食品基本面优选标的。据渠道反馈,伊利低温产品自12月起涨价,同时我们判断常温产品促销费用缩减仍有较大空间(公司Q3销售费用率20.44%,但是Q3仅为15.13%)。直接与间接提价+产品结构升级,推动吨价持续提升;需求端,白奶需求向好,渠道反馈安慕希12月已经转正。

站在全球资源角度,伊利与年开始前瞻性全球布局(正是上一轮奶价上行周期开端),目前全球布局日益完善。

我们认为伊利在疫情中份额提升,在奶价上行周期中亦能受益和彰显竞争优势。奶价上行通常会带来竞争减缓和减促,同时早已实现的全球资源布局会发挥协同威力,弱化奶价周期影响,并增强龙头企业持续促销竞争能力。

落实到业绩方面,历史来看,伊利毛销差波动较大,基于本身不高的净利率水平,净利润增速对毛销差的敏感性大。同时,参考年,在奶价上升后半段以及下降前期,净利率弹性体现更明显。

■风险提示:原奶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乳制品企业利润承压;白奶需求不及预期,安慕希恢复低于预期;竞争格局改善不及预期。

1

结构:白奶与中高端酸奶占比提升,未来超巴成为重要增量

随着消费升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白奶与中高端酸奶占比提升,未来长保质期(超巴技术)低温奶也将成为重要增量,是拉动整体乳制品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按照品类划分,液态奶分为白奶、酸奶、乳饮料等,其中白奶以及中高端酸奶的主要原料为生鲜乳,且白奶生鲜乳消耗量高于酸奶,而大部分乳饮料以及低端酸奶的原料为乳粉。

年以后乳饮料增速显著放缓,而白奶维持较好增长:不同于年以前,牛奶饮品增长引擎来自于乳饮料,年白奶增速超过乳饮料,占牛奶饮品销售额的比例从年的37%提升至年的51%;近几年低温白奶增长更快,3年复合增速10.6%,呈加速态势;

高供应链成本与消费升级趋势的矛盾下,长保质期低温奶成为未来消费趋势:长保质期(超巴技术)低温奶既可保留一定营养物质,满足消费需求,又解决短保质期产品的高运输成本、高损耗问题,促进区域扩张和渠道下沉,目前已在市场频频亮相,判断未来成为消费趋势。

酸奶中,中高端占比也持续提升:常温酸奶-年复合增速49.2%,占酸奶销售额的比例从年的7.8%提升至年的31.9%(采用欧睿中安慕希+纯甄+莫斯利安,作为常温酸奶的规模);国家要求使用乳粉的乳制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复原乳,随着居民健康意识增强,未来以生鲜乳为原料的中高端酸奶占比将提升。

特别是在此次疫情下,权威专家倡导、龙头企业主动消费者教育,更高营养价值的白奶需求旺盛,从第三方数据来看,白奶销量增速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白奶与中高端酸奶占比提升,未来判断长保质期低温奶成为原奶消耗重要增量,造成国内乳制品生产对生鲜乳更强的依赖,加上奶价波动、国内原奶成本持续提升,加剧乳制品企业的上游资源占有,并将触角延伸至海外。

2

乳制品龙头加速上游资源抢占,持续将触角伸至海外

年以来,伊利通过子公司要约收购中地乳业,通过优然牧业收购恒天然在应县和玉田的牧场群,拟投资39亿元在核心奶源地新建金灏伊利应用示范项目,加速上游资源抢占。

蒙牛认购中国圣牧认股权证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新乳业收购夏进乳业,中国飞鹤收购原生态牧业71%股权。

国外奶源丰富、成本低,为了在奶价波动周期中平滑成本影响,并实现生产-产品-市场的协同,乳制品企业全球资源布局日益完善,早在年伊利新西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开工建设、蒙牛雅士利工厂年选址尘埃落定,年伊利收购新西兰Westland、蒙牛收购澳洲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厂商贝拉米。

3

奶价:此轮周期供需共振,可持续性更强

-年:国内生鲜乳价格从年5月开始大幅上涨,高点为年1月的4.27元。

供给端:国内:年饲料成本大幅提升(玉米、豆粕等),超过奶价涨幅,养殖场亏损,加速退出,加上口蹄疫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国内原奶产量年下降5.5%;国际:新西兰干旱导致年牛奶产量下降1.8%,全脂奶粉产量微增2.1%,中国进口奶源受到影响。

需求端: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根据欧睿数据,年牛奶饮品/酸奶消费量分别同比增8.8%/12.8%。

年“奶荒”导致国内乳企大量采购进口大包粉,同时奶农在奶价高点仍在积极扩产,供过于求导致奶价于年初进入下行周期。

本轮周期:国内生鲜乳价格从年Q2开始反弹,目前相当于年年底的水平,并且维持环比增长态势。

供给端:国内:经过-年奶价低位、养殖场亏损、环保政策缩紧后,我国奶牛养殖门槛大幅提高、奶牛存栏量持续下滑,奶牛存栏数量从年的万头下滑至年的万头,虽然单产水平提升,但根据统计局数据,-年牛奶产量复合增速仅为0.17%。

需求端:-年白奶/酸奶销售量复合增速为0.75%/11.0%,高于国内牛奶产量增速;如前所述,乳制品消费结构变化,白奶+中高端酸奶消费占比提升,对原奶需求更大。

年初的疫情下:疫情期间有送礼属性的高端乳制品消费场景缺失,需求受挫,疫情期间国内生鲜乳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养殖场亏损严重,抗风险能力弱的养殖场退出,加上持续提高的行业门槛,奶牛存栏仍保持低位;

需求端,权威专家倡导、乳企主动消费者教育,更高营养价值的白奶需求旺盛,从第三方数据来看,白奶销量增速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此轮周期不同于年:在消费升级、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白奶增速更快,白奶的生鲜乳使用量高于酸奶,加速供需不平衡,奶价大幅提升;养殖场集中度提升,补栏理性,拉长周期。

是否会重复年以后,加大进口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我们判断,由于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以大包粉为原料的乳品消费占比下降,未来乳企倾向于进口液态奶平滑国内奶价上涨,但是运输成本较高,国内外奶价联动性或许没有上一轮那么强(取决于两者价差,两者价差可能更大)。

综上,判断此轮奶价上涨周期拉长。

4

复盘年:伊利直接提价,盈利弹性显现

下半年伊利直接提价:在奶价高位背景下,伊利在年下半年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增加全年液态奶收入9.5亿元。

销售费用率同步缩减:正如公司年报所述: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为保证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持续进行“提高费用使用效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双提活动”,年销售费用率同比降0.64pct。

盈利弹性在原奶价格下跌前期体现明显:由于无法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2.0pct。但随着原材料价格下跌,提价效应显现,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增3.87pct。反映到收入/净利润增速方面,/14年收入增速13.78%/12.94%,净利润增85.61%/30.03%,盈利弹性显现。

5

伊利:奶价上行、促销放缓,食品基本面优选标的

伊利通过直接与间接提价(促销费用缩减)+产品结构升级,推动吨价持续提升;伊利基于上游资源掌控力(国内+全球资源布局),原料供应稳定性更强,有望平滑奶价波动,并且实现高于行业的收入增长;同时参考年,在奶价上升后半段以及下降前期,净利率弹性体现更明显。具体来看:

低温已经提价:据渠道反馈,伊利低温产品(畅轻+鲜奶)自12月起涨价。

毛销差持续上行:合并年Q1+Q2,Q3-Q3伊利的毛销差基本呈提升态势,Q3毛销差14.22%,同比增0.09pct(在原奶价格上涨高个位数背景下);

常温产品促销费用缩减仍有空间:根据渠道反馈,目前金典/特仑苏维持50元/提,随着奶价继续上涨,且春节备货行情结束,预计促销进一步减缓;公司Q3销售费用率20.44%,但是Q3仅为15.13%,表明促销缩减仍有较大空间(销售费用中广告营销费占比一半,是可变费用,有压缩空间)。

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据渠道反馈,四季度以来金典梦幻盖增速高于20%(某地区),推动吨价不断提升。终端资源也更多倾向于高端产品,持续培育消费者。

白奶较好增长的态势延续,安慕希转好:疫情培育了消费者,白奶旺盛的需求维持,根据渠道反馈,某一地区金典、基础白奶仍有双位数增长,受到疫情影响,酸奶受损,但是12月安慕希增长已转正(某地区)。

站在全球资源角度,伊利与年开始前瞻性全球布局(正是上一轮奶价上行周期开端),目前全球布局日益完善。

我们认为伊利在疫情中份额提升,在奶价上行周期中亦能受益和彰显竞争优势。奶价上行通常会带来竞争减缓和减促,同时早已实现的全球资源布局会发挥协同威力,有望弱化奶价周期影响,并增强龙头企业持续促销竞争能力。

历史来看,伊利毛销差波动较大,基于本身不高的净利率水平,净利润增速对毛销差的敏感性大。

6

风险提示

原奶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乳制品企业利润承压;白奶需求不及预期,安慕希恢复低于预期;竞争格局改善不及预期。

欢迎联系安信食品团队或对口销售,详询:

苏铖:sucheng

essence.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