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板块是历史上产生十年十倍股最多的赛道,-年涨幅排名前四名的行业全部来自大消费,其次才是大科技。
但大消费是一个较为庞大的领域,我们重点谈谈大消费板块股票中的四大行业:白酒、家电、调味品、免税品。
白酒
近年来全球最火的两大投资主题,一个是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另一个就是中国的白酒。在A股市场上流传着一个段子,配置白酒股只可能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买得太晚,一种是买得太少。
从历史表现来看,这种说法并不为过。年到年间,白酒指数疯狂上涨%,17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出现3只十年十倍股,涨得最多的一家涨了近20倍,最少的也涨了94%,而同期上证指数还跌了2%,创业板指也只涨了9%,表现最好的沪深指数也只涨了40%,都远远不及白酒指数。
如果单论过去五年的表现,白酒和A股其他个行业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收益率排名第二的空调和第三的半导体材料跑输白酒行业个百分点以上,更别说还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行业过去五年是负收益了。如此疯狂的表现不只是C位,而且是断层C位。
从需求端来看,白酒虽然称不上绝对的刚需,但也算是一个相对高频的消费需求。
目前白酒的消费结构比以前更健康,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公务消费,二是商务消费,三是个人消费。年八项规定之前,公务和商务是绝对的主力,占比80%以上,年之后,公务消费受限,个人消费崛起,现在个人消费占比接近70%,所以白酒和过去相比周期性更弱了,C端为主的需求更有刚性和韧性,也更能穿越周期。
当然,只是需求大还不够,一个行业的投资价值关键还得看供给端。从供给端来看,白酒也有两个独特的优势:
第一,从产品特性来看,白酒作为一种消费品,除了消费属性,还有投资属性,在所有消费品里几乎独一无二。最好的资产能够随着时间能够通胀和增值的,而大部分消费品,比如肉制品、蔬菜、乳制品等等,都不具备这个属性,不仅没有存储的价值,而且时间久了还容易变质。但白酒恰恰相反,越存越好喝,年份越长越值钱。
第二,从商业模式来看,白酒龙头品牌的护城河比较深,能够形成稳定的盈利能力。白酒最大的护城河就是产地以及由此产生的品牌文化。白酒生产虽然简单,但对产地的水质、土壤、温度、湿度、微生物群等环境要求很高,所谓“名酒产地,必有佳泉”,就是必须得那几个特殊的地方酿出来的酒才好喝,比如茅台镇所在的赤水河被誉为“美酒河”,这条河孕育了贵州茅台和郎酒两大名酒。
目前,白酒行业已经过了野蛮竞争的成长期,进入龙头稳步提升的成熟期。中小规模厂商加速淘汰,龙头在下滑的市场里依然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和利润,已经形成典型的优质竞争格局。
家电
大消费板块中,除了白酒所在的食品饮料行业外,最有竞争力的就要属家电行业了。
-年期间,家用电器行业指数上涨了.5%,年化涨幅达到15%,这个收益在28个一级行业中仅次于食品饮料,排名第二,远远超过了医药、电子、计算机等一系列高成长板块,甚至跑赢了同期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
从个股层面看,家电行业也出了不少穿越周期的大牛股。比如格力电器十年间股价涨了8.6倍,美的集团涨了9.8倍,苏泊尔涨了7.5倍,表现都非常亮眼。
从需求端来看,家电行业拥有最大的消费市场,几乎没有之一。
第一,几乎每个人家里都要用家电,是一个相对高频的消费刚需。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消费升级的推动下,中国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家电市场。家电不仅需求数量惊人,而且单位附加值也很高,和一些几块钱几十块钱的日用品相比,动辄数千甚至数万元的家电行业显然是一个更庞大的赛道。
第二,中国的家电具备全球竞争力,还可以享受巨大的全球化市场,而大部分消费行业是不具备这个优势的。我们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家电销售国,更是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国,我们的家电产量比我们国内的销量还要大得多,因为大量的海外消费者也在使用我国生产的家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出口国。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中国的家电出口额占全球的40%,远超第二名德国7.1%。
调味品
调味品是同时满足“刚需”和“高频”两个核心标准的赛道。什么行业算是真正高频的刚需呢?那一定是和“吃喝”相关的,如果再选择一个具体的行业,那最符合条件的一定是调味品,也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油盐酱醋小咸菜等用于调味的产品。
大消费分必选消费和可选消费,其中必选消费是相对刚需,可选消费没那么刚需。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必选消费就是不剁手不行,可选消费就是有钱再剁,比如汽车、珠宝等等,而调味品显然属于必选消费。
免税品
休闲服务行业在过去十年间大幅上涨.6%,是除了食品饮料和家电之外唯一一个涨幅超过3倍的行业。
尤其是年,休闲服务更是在A股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全年涨幅达到了99%,跑赢沪深指数72个百分点,甚至跑赢了新能源产业链上的电气设备行业(94.7%)和白酒所在的食品饮料行业(85%)。
休闲服务行业70%的权重集中在龙头“中国中免”身上,而“中国中免”在-年间涨幅高达18.9倍,年一年就涨了%。
这种让茅台都望尘莫及的表现并不是因为这家公司有多么特别,而是因为它垄断了A股最有价值的赛道之一:免税品。
广义上分两种,一种是退税,英文里叫TaxFree,就是买的时候先付一个含税的价格,然后等你离开这个国家的时候再退税,大家去韩国、欧洲旅游的时候肯定逛过他们市内的免税店,先购物然后离境的时候再提货、退税,这个税一般退的是消费税等本地税种,主要是针对本国的一些产品,比如你去韩国买韩国的化妆品退税就多。
还有一种就是狭义的免税,英文叫DutyFree,也就是买的时候直接不用付税,这种一般就是在机场和口岸,需要护照和机票才能买,比如大家走北京机场的话肯定逛过日上免税店。
因为还没有入境,所以自然就没有跨境产生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其他税费,我们国内的免税行业就是以这种类型的免税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