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特医奶粉事件对乳业影响几何经济日报

5月13日至5月14日,湖南省郴州市发生“普通食品冒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事件,引发上市乳制品企业巨震,部分乳业股出现股价大幅下跌。截至5月14日收盘,wind乳业指数的15只成分股在2个交易日内平均下跌3.4%,其中,大康农业、新乳业、西部牧业、科迪乳业、天润乳业等乳业概念股5月14日单日跌幅均超过4%,近5个交易日内涨跌幅更是出现明显波动。

据湖南经视报道,近日,湖南省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经媒体调查发现,医院确诊为“佝偻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据报道,这款“奶粉”是一种固体饮料,并不具有特医奶粉资质。据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委宣传部通报,假特医奶粉涉事厂家为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而涉事产品“倍氨敏”已在年年中停产,目前公司已经介入调查。

5月13日,MSCI(美国明晟指数公司)公布的半年度审议结果显示,中国飞鹤获纳入MSCI全球指数及MSCI新兴市场指数,受此利好,中国飞鹤涨3%。但据媒体报道,大摩私募基金出售2.亿股中国飞鹤股份,每股作价13.25港元,套现38.76亿港元。这也导致在5月14日早盘中国飞鹤跌近10%。高盛此前发表报告,将中国飞鹤今年下半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2.9%,下调原因主要是纠正模型中的链接错误。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这一事件目前看对乳业股会有影响,但影响总体可控,上市公司股价没有出现大面积跌停。这次并非假奶粉事件,也不是奶粉出事,这次事件目前看主要是涉嫌使用蛋白冒充奶粉,与过去的三氯氰胺事件有一定区别。这次事件可能会对乳业股会一定扰动,部分上市公司可能受此次事情影响较小,因为政策端、产业端和资本端对这次事件的情况都相对清晰。

国联证券分析师钱建表示,对于乳制品行业看,今年更大的挑战来自上游原材料端的价格承压。上游畜牧业由于先前的行业格局,部分国家已成为中国奶牛饲料的重要出口国之一,特别是完全依赖出口,保障高产奶牛的苜蓿草,短时期内无论国产的主动替代,还是其他国家的被动替代都存在困难。在奶价被国内大型乳企主导的情况下,利润端空间被压缩。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210.html